第219章:明王献宝(2 / 3)

制方法,父皇请过目!”

而后,杨霜又拿出一个册子,上面记录了提纯的详细过程。

隋皇如获至宝,如果说玻璃和肥皂赚的是钱,那细盐赚的就是国运,可想而知隋皇的兴奋。

他看了许久,最后连声称赞“妙,妙,妙啊!用很简单的办法就能提纯细盐,太好了,太好了!皇儿,你真是大隋的福星!朕的福星啊!”

激动的隋皇连忙称赞。

杨霜一副平静态度,回道“儿臣能有今日,都是托父皇的福,儿臣只是传递者,把玻璃、肥皂和细盐献给父皇,所以儿臣不敢居功。”

瞧瞧这话,说的多到位,马屁拍的多舒服。

隋皇乐得合不拢嘴,说道“不愧是朕的儿子!一点不骄傲,难能可贵!皇儿果然变了。”

他很欣慰,因为杨霜的变化是有目共睹的,这种亲眼所见的变化更加强烈,就好比浪子回头金不换。

“儿臣也以自己是父皇的孩子而骄傲!”杨霜又不露声色的拍了一个马屁。

隋皇高兴道“这次充盈国库的任务肯定是你赢了,你需要什么,尽快开口,朕一定答应你!”

杨霜则道“父皇!细盐可造福万民,而细盐的制作是朝廷管制,所以提纯之法可以交给工部和户部。但是玻璃和香皂,儿臣另有一个妙计!”“哦?是什么妙计,说来听听!”此时的隋皇已经彻底被杨霜折服了。

杨霜回道“父皇,玻璃和香皂很赚钱,但如果把这种东西交给户部来管,赚的钱一部分进国库,一部分会被贪官污吏平分。与其如此,不如交给儿臣,儿臣找人替父皇赚钱,而父皇给儿臣撑腰,这样的话,咱们就能做成垄断性生意,到那时候大部分的钱会进入父皇的内帑。”

“儿臣知道父皇的为难,每年都从内帑中拿钱支援国库,不管拿出多少,户部都是一直在叫穷,说国库没钱没钱,这几年大隋境内也没遭遇太多的自然灾害和兵事啊,那户部的钱呢?”

“户部叫穷不一定是真穷,父皇的内帑紧巴巴才是真的。”

“所以玻璃和香皂赚的钱必须控制在自己手中,扣掉花销,全部进入父皇的内帑,以后父皇的内帑充实了,那也能放心的处理国事。万一碰到了什么灾害和兵事,户部又以没钱为由找借口,那父皇大手一挥,直接调用内帑的钱!狠狠摔在那群官员脸上!”

“儿臣相信,总有一日,父皇内帑的钱会比国库还多!”

“最后一点,玻璃和香皂只是开始,后续儿臣还会研究更多值钱的东西!保证一本万利!赚那些世家大族的钱为百姓谋福利,既不会触犯他们的利益,造成矛盾,也会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父皇觉得儿臣的主意如何?”

杨霜娓娓道来,而隋皇的呼吸急促了。

还是那句话,就算隋皇是大隋的皇帝,有些事情也不是他想怎么做就能怎么做的。

而如果按照杨霜的方法来做,把赚来的钱存入内帑,那隋皇就再也不用担心户部的诉苦了,国库没钱?朕的内帑有钱,到那时,户部都得求着陛下从内帑拿钱。

尤其是杨霜最后一段话,直击隋皇心底。

“皇儿言之有理!朕恩准了!玻璃和香皂就作为皇家产业,必须独立经营,朕会给你圣旨和特权,没人敢影响你赚钱!你写个详细的奏疏,朕亲自给你批红!”隋皇喝道。

阻止陛下赚钱,不想活了?

杨霜当即抱拳谢恩“儿臣领旨!”

有了陛下做靠山,杨霜不仅能把玻璃、香皂做大做强,还包括提纯白酒等其他项目,到时候赚的钱绝对是盆满钵满,杨霜作为出力的人,也能跟着吃肉喝汤,以后再也不用担心钱的问题了。

而后,杨霜把自己制定的商业计划禀告隋皇,隋皇越听越兴奋,仿佛看到了无数银子从天上掉下来,真是太幸福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