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李世民的睿智(2 / 3)
。”
“也许是吧。”李秀宁发现杨过非常谨慎,本来想看看他的学识和见解,没想到他什么都不愿意说。
转念想想也是,两人萍水相逢,他怎么说实话呢?
想到这里,李秀宁有些意兴阑珊,便转移话题,问道“杨公子的簪花小楷写得好,可否多给我写些字,我拿回去临摹。不瞒杨公子,我从小尤爱书法,可惜自己的书法水平一般。”
“没问题!”杨霜没有拒绝,而后命人送来笔墨纸砚,写了一副字帖。
李秀宁小心翼翼卷起,爱不释手。
楼下的诗会已经进行到了尾声,选出了一位诗会魁首,所以杨霜三人便准备告辞。
李秀宁目送三人离开,才转身去找李孝恭。
“平阳,你不会看上了那个俊美和尚了吧!”李孝恭虽然没有出去,但已经从苏定方口中听说了外面发生的事。
李秀宁白了李孝恭一眼,道“我是那样的人吗?只是觉得这三人很有趣。一个是长相俊美的和尚,一个是胸有才情的青年,一个是沉默寡言但目光锐利,绝非池中物的男子。我也算阅人无数,这三人都不是凡夫俗人,所以心血来潮,和他们闲谈几句。惊喜的是其中一人不仅诗做得好,而且写得一手好字!”
李孝恭问道“既然不是池中之物,为何不拉拢他们?”
“拉拢?我的娘子军已经处在风口浪尖,将来不知何去何从,所以拉拢他们不是帮他们,而是害他们。”李秀宁随意道。
“哎“李孝恭叹了一声,自然明白李秀宁的现状。
“对了,这三人既然不凡,可有你看上的?”李孝恭问道。
李秀宁嘴角一扬,露出一个笑容,随后带起帷帽,回道“告辞!”
侯君集迅速返回秦王府。
秦王府规模庞大,里面护卫众多,防备力量极强。
秦王李世民正在厅中和柴绍闲聊,而在堂内,还有诸多青年武将,都在聊天,济济一堂,甚是热闹。
侯君集进厅后,站定后禀道“殿下,卑职有事禀告!”
“何事?”李世民闻声看向侯君集,笑着问道。
侯君集说道“太子侍读陈政德举办诗会,卑职恰巧收到举报,说里面有敌国奸细,所以进去瞧了瞧,并且发现了一个头戴帷帽的神秘人,很有嫌疑。但后来,苏定方出现,制止了卑职。当时赵郡王就在楼上。”
此言一出,厅内所有人都停止了交流,看向了侯君集。
李世民眉头微蹙,脸上浮现意外之色。
“殿下,赵郡王突然去参加陈政德举办的诗会,莫非他决定支持太子?”柴绍连忙问道。
李世民想了想,突然一笑,道“不用担心,我这位堂哥不傻,这个时间点是不会选择太子的。他这几年放弃了南征北战,放弃了统兵在手,就是不准备参与夺嫡之争。因为他明白,只能两不相帮,他才能安稳的做他的赵郡王。而选择我或者是太子,那么就有一半的几率会身败名裂,所以如何选,他心里很清楚、很明白。”
顿了顿,李世民瞪向侯君集“别说什么抓捕敌国奸细,你那性子我不清楚吗?肯定是去捣乱的!”
“嘿嘿”侯君集面对李世民时,可不敢一副桀骜表情,所以尴尬笑了笑,忍不住说道“殿下,太子太阴损了,整日散播你的坏话!那些读书人啊,就是心眼坏!”
“没错!俺看的也烦,恨不得见一次打一次!”厅内一位络腮胡的大汉出声回应,看他粗犷的模样,其身份呼之欲出,正是程咬金。
程咬金说完,一个魁梧的汉子也应道“殿下,这群读书人太容易坏事了,是不是教训教训他们?”
此人可不简单,乃是尉迟恭,勇武善战且淳朴忠厚。
除了他们,在场的武将还有段志玄、刘弘基等人,都是能征善战的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