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雨(2 / 3)

少了一位肱股栋梁之臣,朕深感痛惜,常常夜不能寐,每饭必思。”

“然,国不能一日无君,正如天下不可一天无日。”

“齐王之子次昌,乃大汉宗亲,高祖血脉。为太子时,勤勤恳恳,有为王之风!”

“封刘次昌为齐王,继齐王宗庙,都临淄,掌齐国故土!诏至之后,尽快启程,至长安,完封王之事!”

“已故齐王寿,追为齐懿王,入大汉宗庙!”

“钦此!”

“扑通!”刘次昌跪倒在地,以臣子之礼,对着未央宫,心甘情愿的磕了一个响头,高呼,“臣,接旨!”

“太子请起!”

张汤把刘次昌扶了起来,将记载诏令的帛书,递了过去。

耐心叮嘱,

“请太子尽快准备,务必在寒食之前,到达长安,以祭祀宗庙,诏告祖先,完成封王大典!”

刘次昌像是换了一个人似的,唯唯诺诺的神色荡然无存,表情变得傲然,脸上挂着喜悦,与无尽的笑意。

他平视张汤,轻轻点头沉声,“廷尉正放心,吾知晓!”

“善!”

张汤没有在意其态度变化,点了点头。

望着刘次昌身后二人,“哪位是太常丞?”

“下官便是!”邱汉婴颤颤巍巍地拱手。

“汝立刻返回署衙,查询一名叫司匡百姓的居住之地,不得有误!”

“司匡?”

“可有疑问?”

邱汉婴双手自然下垂,毕恭毕敬的汇报,“禀廷尉正,此人居住之地,下官知晓!”

“哦?何处?”

“稷下学里!”邱汉婴抬手,指着稷门正对着,正被冰冷雨水冲刷的一条路,“沿此路一直向北,见数百正在建立的房屋,便达!”

“很好!省了我一番功夫!”

张汤拍拍手,满意地笑了,只不过,笑容中,掺杂着一丝习惯性的阴险。

在众人匪夷所思地注视下,张汤拱手,“诸位,吾还有要事在身,先告退了!”

暗递眼神,仆人心领神会。

撑伞。

他进入马车。

仆人挥了挥手,整个车队,离开了稷门。

……

与此同时,稷下

孔武捂着脑袋,迷迷糊糊的从房舍中走了出来。

不知为何,这次喝酒,与以往不同。

以前都是浑身发酸,而这一次,仅仅只有后脑勺隐隐作痛。

他望着稀里哗啦的瓢泼大雨,脑海忽然清醒了许多。

喝酒之后的事情,记不得了,但喝酒之前的事,他记得清清楚楚。

自己,好像以孔安国的糗事……和人打赌了……

瞳孔骤缩,感受着凉意,他冷不丁地打了一个寒颤。

坏了!

出事了!

把老弟给“卖”了。

孔武双眸焕发了神采,顿时不困了。

看着地面上的积水。

一咬牙,心一狠。

双手掌心摊开,挡在头上,淋着雨,踉踉跄跄地跑向孔安国的居住之地。

……

稷下,儒家客堂

胡毋生坐在首位案几之后,和蔼可亲地笑着。

段仲站在身后,色恭,礼至,小心翼翼地侍奉。

不远处,是跪坐在案几之后,冒雨前来的拜访的温何。

胡毋生抬起苍老枯槁,如同树根一般粗糙的手,把案几上的帛书叠了起来。

拱手,笑吟吟的,用断断续续沙哑的声音,说道:“温公来意,老朽已然知晓。惸侯有主动学儒之意,老朽……不,应该整个是儒家,都喜出望外!”

“这么说,博士是答应了?”温何拽直衣角,激动地站了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