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集 官字两张口(2 / 3)
“金陵李家,我还有一个女儿,明年就及笄了。我现在就走,来人啊,收拾行李。”
别看贾政傻,可他知道抱谁的大腿,要不然也不会把大女儿早早地送进了宫。
李修这篇文章文藻很烂,可态度很明确,简言之就是天下现在是皇上他们家的,不是别人家的,所以你们愿意干就干,不愿意干就滚蛋,别挡着我们踏上星辰大海的征途。
林如海怎么可能让他走,一句话就把贾政给留下来了“你家的是庶女吧?”
贾政
安定书院,李修穿着一个鹌鹑补子官衣,扣响了书院大门。
有门房开门,李修递给他一份文书“给你们院长。”
请他进去等,他还不进,就在大门口站着等。
不多时,书院院长和几个教习急匆匆的赶来与李修相见。
院长叫余鱻(xian)生,林如海初到扬州时收的徒弟,本是靠着贩卖水产为生,只因酷爱读书,才被如海看中列入门墙,人称三余先生。
李修背后叫他三文鱼。
“三余见过李通译。不知市舶司何故要强收书院呢?”
戴权挺够意思,先给了李修一个九品的通译干着,有了官身,去哪说话也方便。
李修笑起来很好看的样子“各位先生,叨扰了。不是要收书院,书院上至先生教习,下至诸位学子,都是忠君之人,市舶司怎敢轻易无故冒犯之。收的是这房子。”
一教习不解“这不是一个意思吗?”
“当然不是了,房子是国土,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块地是朝廷的了。”
“胡闹!朝廷怎可强征他人土地!阉宦乱政!”
教习们顿时鼓噪起来。
李修往后退了一步,拱拱手,只看着三余先生。
余三鱻黯然不语,李修又退了一步,再退就站在大路中间了。
沿路的百姓围拢过来,纷纷打听着什么事,有教习大声疾呼市舶司的丑恶行径,发誓要去府台告他一桩。
围观群众纷纷指责李修,都说阉宦不是好人,连个书院都不给留,那我等平头百姓岂不是更要无家可归。
李修又退了一步,站在大路中央,又拿出一纸文书,大声念了出来“今有姑苏林氏女,愿将其母所购房产赠出,以供市舶司作为医院所用。”
“各位乡亲,你们听明白了?我要收的是姑苏林家的房产,不是关停书院。三余先生,讲两句吧。”
一句话把教习和百姓们说懵了,这书院的地是别人家的啊?我们怎么不知道呢?
余三鱻心里明白,自从他想要踏着师傅的身体往上爬的那一天起,这一天早晚都会来到。
师傅啊,你怎么,就活了呢?
“三余知道了,且容我几天时间。”
李修呲牙一笑“好说好说,从此刻起,二十四个时辰之内皆可。”
一老者越众而出“怎可逼迫太过?”
李修躬身施礼“至今天为止,主家已有十二年未收过房钱了,十二年的时间还不够吗老丈?”
“你口说无凭!”一教习怒极。
李修忽然不笑了,指指自己的官服“你对着朝廷的官服再说一遍这话?朝廷要是说了不算,你给我说说,这天下谁说了算?”
跟我闹?学好我李修难点,学这些我快着呢。一个个的身处封建时代而不自知是不是,别拿我这九品的豆包不当干粮。
众人一惊,这年轻人的话好诛心啊,谁再敢非议,真有跟朝廷对着干的意思了。
学子们终于赶了出来,纷纷喊着不搬。这都快秋闱考试了,你让我们搬家,我们还考不考?
李修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书院也好学校也罢,最要紧的就是生源。我把你书院的学生都逼走,看你还开不开的下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