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集 粉墨登场(2 / 4)
里稍微的安定下来。
邢夫人哎哟了一声:“老太太,女大可不中留。宝钗再好也要嫁人不是,哪有陪着您误了人家青春的道理。再说,这人家可不是外面不知深浅的门户,又有她舅舅的做媒,真真是错不了。”
“我哥哥?”王夫人和薛姨妈异口同声的问。
“是啊。”邢夫人很是疑惑的看着她们两位:“难道宝钗的舅舅没有给你们说起过?我还以为是你们怕羞了姑娘的脸面,一直不肯说呢。”
贾母连声催问:“到底是谁家?”
“不是旁人,正是宝钗舅舅当年举荐过的那位贾雨村。”
薛姨妈两眼一翻就要昏了过去,王夫人赶紧扶住了她:“一派胡言,我们根本不知道此事,一定是搞错了!”
贾母咦了一声:“是那个兵部大司马兼陕甘总督么?这么说的话,子腾倒真是疼他外甥女。门第不错,将来呀,也有个世家的样子。薛太太不妨去问问你儿子,若是真的,老婆子也送份嫁妆给宝钗。”
王夫人扶住了薛姨妈,踉踉跄跄赶回了薛家的小院。
等着她们都走了,贾母呵呵一笑,问邢夫人:“见过迎儿了?”
“见着了见着了。”邢夫人笑的眼睛都睁不开:“哎哟老太太诶,咱家要出个国主喽!我可跟您说,迎春千叮咛万嘱咐的不许外传,只跟您一个人说。”
鸳鸯赶紧带着所有人躲了出去。
须臾就听见屋里传来老太太的笑声,鸳鸯却暗暗叹口气,宝姑娘这遭是躲不过去了,什么青云壮志,都不如娘家舅舅一纸文书。
贾母才不管薛宝钗什么青云志呢,她只管着林黛玉能不能立国。
虽然说自己孙子再无缘黛玉,但那毕竟是自己的亲外孙女,她成了一国之主,自家也与有荣焉。
“迎儿呢,李...”还想着说人家小子,想着怕是不能了,没李修哪有黛玉的今日,还是换个称谓吧:“李...家姑爷怎么安置的她?”
邢夫人更是高兴:“我听着他们都是少君少君的叫她,您老见识多,少君是个什么位份?”
贾母略一思索,有了答案:“周礼诸侯之妻称之少君。看来呀,咱家这门亲事才是真结的好。老大家的,去看看庄子里还有多少粮食,留口够咱们娘们吃的,都给她送过去。打仗打仗,打的就是粮草。我老太婆可是知道的一清二楚。”
“那老爷那里呢?”
贾母一瞪眼:“给他们浪费什么,打输了就去找我外孙女去,还怕都死了不成。”
邢夫人暗暗叹气,老爷呀老爷,儿子不如外孙女香,您就饿几天吧。
这屋里欢天喜地,贾母又要张罗摆宴,说是要给薛家道喜。
那边厢愁云惨淡,薛宝钗看着哥哥久久不语。
旁边闪过来一个小妇人,笑着跟宝钗说道:“贾大人的续弦是个丫鬟出身,这么多年一无所出,因为是百病缠身。姑娘先嫁过去,贾大人允诺了你哥哥,正妻的位子给你留着,只盼着姑娘以后能开花结果,延续他家的香火。总督夫人非您莫属,姑娘有什么大心愿,都是能成的。”
薛宝钗冷冷的一眼看过去:“这位是?”
薛蟠也不瞒妹妹:“哥哥新娶的嫂嫂,姓夏,闺名是金桂。她与你一样,自己挑着一门,更是敢千里迢迢远赴敦煌。如今是西凉商会的副会长。”
薛宝钗哦了一声,不再理会她,夏金桂笑而不语也不再劝她。
还劝什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要是个敢的,当年就没林郡主什么事了,偏偏一肚子的谋算错了最好的姻缘。
你想进宫?有这纸婚书在,哪个敢放你进宫去,那不成了夺人妻,君王但凡要些脸面,也不会昏庸至此吧。
薛姨妈哭着大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