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8 局势的变化(3 / 4)
中心。
八路军独立团的部队逐步向外区扩散,蚕食莱阳及周边日军占领区的各大村镇。
周卫国交代:
“咱们要稳扎稳打,不能给小鬼子任何出手的破绽。
要让小鬼子在无奈之下步步紧缩,让他们也尝尝前些年咱们被不断压缩生存空间、封锁经济的痛苦。”
打定主意之后,周卫国又与汤炳权见了一面,并与清源警备旅联合作战。
清源警备旅方面也逐渐向前推进,压缩日伪军的生存空间,连同虎头山八路军向前推进,逐渐收复失地。
要说这汤炳权,虽然抗日的胆量没有多少,但好歹还是有些军人的耻辱之心的。
与其他地区不同,在莱阳地区,周卫国和汤炳权联手开创了与日军对峙,双方谁也不能奈何得了谁的局面。
汤炳权的警备旅在见识过周卫国的独立团的战斗力之后,再没敢轻举妄动过。
双方基本上没有发生过什么大的矛盾。
而汤炳权那边虽然多次暗中收到上级的指令,要汤炳权的警备旅准备着手对付虎头山的八路军,最后都被汤炳权以各种借口拖延糊弄了下去。
所以直到现在,在莱阳地区,八路军和清源警备旅还是相安无事的局面。
另外要说到这两年来,虎头山八路军的发展,规模比起两年前,全团的兵力增加了两倍多。
在两年前,虎头山根据地一共有正规作战部队3000人。
而现在呢,虎头山根据地,不算民兵部队、地方部队和游击队之外便有八九千人,如果再加上民兵部队、地方部队和游击队这些组织的话,甚至超过15000人。
在周卫国撰写的民兵军事训练手册的帮助下,村庄的民兵组织们又积极地参与军事训练。
整个虎头山还有栆县根据地,更是被周卫国和李勇打造成全民皆兵的程度。
这也是为什么虎头山八路军的兵力可以增长如此迅速的原因。
另外就是打下来的村镇里的伪军,有大量的伪军纷纷反正,加入到独立团的队伍,这也扩大了独立团的兵力。
所以,不久之后,在虎头山八路军与清源警备旅联合出战之后,莱阳日军方面,近卫文在无可奈何之中,只得被动下达了继续退缩防守的命令。
一个虎头山,发展到现在,兵力上已经远胜过莱阳地区的日军。
再加上一个清源警备旅,日伪军根本不是对手。
所以面对来势汹汹的八路军和清源警备旅,小鬼子也只能一退再退,将一座座城镇让了出去。
就这样,到四四年,周卫国的独立团将虎头山根据地的面积,扩大了五倍有余,一共收复大小村庄两百多座,镇子十多个,收复失地超过三千平方公里,解放人口一百多万。
至于清源警备旅,进展相比于八路军来说倒是慢得多,不过也解放了大小村镇几十座,收复失地三百多平方公里,解放人口十来万。
另外,在四四年,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抗日纵队等,也开始以游击作战,发动局部反攻,共收复失地八万余平方公里,解放人口1200万。
从时间上来推算的话,周卫国的独立团发起反攻的时间,在一个相当早的阶段,甚至是山东地区敌后八路军逐渐发起反攻的开端。
就这样,到四四年冬,莱阳地区的日伪军,只剩下最后的莱阳以及周边共计五座主要县城。
周边的村镇,还有一些边缘的县城,全部落于虎头山八路军的手中。
走到这一步,昔日趾高气扬、高高在上的莱阳日军,如今是士气低迷,军心不振,不过是一日一日的捱着日子。
伪军们眼见着小鬼子靠不住了,也是树倒猢松散,越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