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八章 王不该杀(3 / 4)

,没有悬在头上动不动就废为庶人、除国的朝廷宗法可怕。

有了万安郡王开这个头,将来藩府中的王爷们畏死,恐怕真的会在危急之时发动钞能力悬金募兵。

关键张一川还就在河南府,洛阳近在眼前。

刘承宗不赞成这事,最大的原因就是河南府的府城洛阳,里面的福藩亲王是天下出了名的富贵。

你张一川真想杀个王爷,留万安郡王一命,把他送到洛阳城下给福王喊话,让他在城里别轻举妄动,降低明军士气,把洛阳拿下来,给福王杀了。

现在洛阳没拿下,却把近在咫尺的万安郡王杀了,福王能不害怕?

关键亲王又不是将领,他害怕也没法弃城逃跑,只能玩命拿钱砸了。

想到这,刘承宗摇摇头,抬手唤来羽林骑,道:“张一川攻陷永宁之功,让兵衙造赏功牌,鼓励军兵再接再厉,待河南瘟疫稍息,另行封赏,先送过去……然后礼衙,传报全军各级将校。”

张献忠没能第一时间回话。

刘承宗对待藩王的看法,让他感触良多。

他又魔魔症症地研究起刘承宗了。

不过这次,还夹杂着一点新启发。

他觉得虽然张一川,对待藩王要残忍,但明显比刘承宗更加尊重。

至少在张一川那,大明的藩王是值得杀掉、甚至杀掉之后还值得夸耀的头号大敌。

这基本上跟张献忠自己的看法差不多,对任何流寇起家的首领来说,处死藩王,都能带来内心巨大的满足感。

但他发现刘承宗显然不这样看,刘承宗是真从骨子里对藩王没有半点尊重,甚至没把藩王当成个人,不掺杂任何善恶喜怒,只是当成砧板鱼肉或苍蝇蚊子之类的工具。

正是这种看法,让张献忠感触颇深——他在庄浪卫城螳臂当车,刘承宗当时对他也是这种看法。

等刘承宗皱起眉头,韩王用胳膊碰了碰张献忠,他才反应过来,连忙领命道:“是,大帅要卑职传报什么?”

“能传报什么!”

刘承宗对他的愣神有些不满,道:“传报对待宗室亲王郡王的方法,就按你刚才说的,捕获宗王,一律收集其在藩国功过,押送至帅府中军,不应于战场处死。”

“不仅传报全军,还要送进河南、汉中、漠南。”

河南是张一川,漠南是杨麒,汉中则是高迎祥。

高迎祥此次出兵,是实属倒了血霉。

大家一起出兵,刘承宗在关中所向披靡,李自成也冲入湖广高歌猛进,就高迎祥,被困在嘉陵谷到汉江之间的山区,进退维谷。

刘承宗遭遇的是蝗灾,高迎祥那边刚挺进汉中,才刚打了几仗,仅攻破凤县、略阳城池两座,就赶上汉中盆地大雨连下四十日,山洪暴涨,淹了。

前段日子路刚通,高迎祥还派人送信过来,坦言自己正在山上种地,等地收了再下山打汉中。

刘承宗看见来信的时候,笑得肚子疼,当即表示他可以支援一批火药。

高师傅这也算搞建设的行家里手了,种地王实至名归,在陕北就种地,到了陕南还种地。

刘承宗先让兵衙给军兵发去勉励,并应下战后奖赏;再让礼衙给各部发去规定,定下今后处理大明宗亲的制度。

最后,他才自己亲笔给张一川写了封信。

信中并未提及张一川擅杀万安郡王的责罚,只是告诉他不杀宗王的原因,并提醒他,尽快发兵攻打洛阳,同时封锁消息,千万不要把杀戮宗王当成散播恐惧的宣传工具。

不过刘狮子自己也知道,他这封信多半属于是马后炮,送到张一川手上估计就晚了。

所以他就没在这事上多说,没太大意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