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废州立牧,东莱太守(3 / 4)

该谋求更高的发展了,但是他朝中无人,这个官职还是靠讨伐黄巾谋来的,而且也招揽不到大贤,麾下只有简雍一个儿时老友。

简雍不是什么能够出谋划策之辈,只是善于交际,为人和善,修行资质也一般般,刚刚到了元婴境界。

赤县神州和神洲界一比太富饶了,金丹元婴期所需的各种灵植,几乎是随处可见,简直可以当做大宗商品来交易,再加上神人后裔的天赋,当灵气复苏开启之后,整个赤县神州真的是“元婴满地走,金丹不如狗”。

刘备想了一圈,最后还是决定命张飞前往雒阳,带亲笔信和特产礼物拜会侍中贾诩,想要请这位广宗之战中结识的老战友,如今的大人物给点建议。

贾诩固然在摸鱼,但是毕竟位高权重,当年一同讨伐黄巾的同伴们,如今最差都是太守了,唯有刘备出身太差,还是个小小县令。

如今天下太守之位极其贵重,朝中不少官员求取地方实权,因此单凭贾诩的面子,还真没办法帮刘备讨到一个太守。

然而刘备运气很好,遇上了顺风车。

前幽州太守刘焉上书,说天下大乱,汉室江山有倾覆之忧,建议陛下提拔汉室宗亲,镇守四方,以安天下。

关键时刻,唯有宗室靠得住,毕竟当年王莽篡汉,全靠光武帝恢复大汉江山,肉烂在了锅里。

刘焉当然也有野心,他谋求的正是天下十三州最富饶的益州。

宗室自然也不愿意坐以待毙,联合发力,推动了这道“废州立牧”的政策的进行。

于是刘焉走马上任益州牧,刘虞担任冀州牧,刘表出任襄阳太守。

而刘备当年的筹功文书上,也已经验证了汉室宗亲的身份,虽然隔的有点远,一下偏到了前汉的中山靖王,但怎么说也算是汉室宗亲,并且征讨黄巾有功,于是在贾诩的运作下,出任东莱太守。

东莱是半岛尖端,三面环海,面积很大,但是人口并不多,在国朝不算富饶,偏远之地。

但无论如何,这趟顺风车还是非常值得,直接让刘备跨过了一道大门槛,当上了实权太守。

平原县距离东莱并不算太远,刘备离去之时,数十万百姓送别,依依不舍,老百姓知道谁对他们是真的好。

刘备也是眼含热泪,不断扶起跪倒在地的百姓,一直等到了天黑,才依依不舍的带着一千义兵离去。

这一千义兵相当于刘备的私兵,合法性正是先帝刘宏的义兵诏书,经过三年的训练和栽培,已经八成都是金丹道行,元婴境界也有一百六十人,比之前翻了一番。

路上经过了北海郡,北海太守正是天下名士孔融,孔夫子的后代,如今已然修行至长生果位,主修《五形玄真经》。

孔融对刘备这位即将上任的东莱太守还是非常热情,毕竟刘备有个汉室宗亲的身份,麾下两员虎将,都已然证了长生果位,这一点非常难得。

黄巾之乱最鼎盛时期,天下有五分之一的百姓都信了黄巾道,因此哪怕大汉平定了黄巾之乱,也还有不少黄巾信徒。

其中青州是黄巾信徒最多的地方,几乎十家里面有八家都信仰黄巾,一个个太守几乎都坐在火山上,随时都有被暴乱干掉的危险。

孔融一看刘备手下有长生果位的虎将,又有一支虎狼之师,真遇到了暴乱肯定是一个不错的求援对象,这才如此热情。

刘备也开心极了,孔北海都知道他的名字了,岂不是证明着他已经部分实现了少年时的目标?

两人一口一个孔北海,一口一个刘东莱,觥筹交错,笑的灿烂极了。

东莱郡首府黄县,是一个距离渤海不远的县城,以盐场和打渔为主要产业。

刘备刚开始还非常开心,但是当真正去考察民情之后,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