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汉阙(大结局)(2 / 6)

丞相张敞,御史大夫黄霸都心生惶恐,这是要封王?

二人连忙站出来劝阻道“陛下,白马之盟立有祖制,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

“诸卿误矣,高祖之制,为内诸侯王者方击之。”刘询却大笑。

“但外诸侯王,从闽越瓯越,到如今的乌孙句町等,从未断绝,何来违背祖制之说?”

外……外诸侯?

“《书》曰,方五千里,至于荒服。身毒河中之地,已在九州之外,到了另一个大洲,立国于斯,岂非外诸侯哉?”

刘询让手下举着天下九洲舆图,接过一把玉斧,挥向图中的葱岭位置。

那是赤县神洲和西牛贺洲的分界,遭玉斧轻轻一划,就被分开来。

整个麒麟阁鸦雀无声,群臣稽首下拜,只听到玉斧划破地图的刺啦微响。

“将这西半边的地图,连同朕的制书,一起送去给道远。”

“告诉他。”

“朕承祖考,惟稽古,建尔国家,受兹白社,封于西土,世为汉藩辅。”

“其国名曰贺国!”

想要成为“汉高宗”,必须有大气魄和大智慧。

想要君臣善始善终,不出现田氏代齐的局面,怎么办?

那就给他一片和中原一样大,甚至更大的“江山”,反正“天下”的概念已经扩大到九大洲,反正那片土地,本就是任弘自己打下来的。

整个西牛贺洲,甚至是更往西的地方,什么欧洲非洲,都给你,只要你吃得下!

这是天子对麒麟阁第一功臣,最大的奖励和承诺。

刘询知道,任弘一定能读懂自己的暗示

“只要你不回来重走霍氏老路,朕……我保证,自此之后。”

“大汉,分东西!”

“刘与任,共天下!”

……

六合四年九月,托勒密埃及亚历山大港。

“《诗·下武》有云受天之祐,四方来贺。贺国之土,东至于葱岭,西至于安息,南至于赤道,北至于碎叶。西牛贺洲,十王百侯,汝实征之,以夹辅汉室!”

因为害怕海路船难遗失,制书原文和朝廷使者仍在身毒都护府,等任弘回去亲自接,送来的只是副本。

这却是效仿周代封太公望于齐之事,所谓十王,应该是乌孙小昆弥、奄蔡王、难兜王、康居两王、月氏五部五王等,以后或许还可以算上埃及女王。

百侯那就数不清了,任弘手下在印度做了人上人的“关西侯”们,以及形形色色的投降印度刹帝利小侯。

“贺国,贺王……”

“这下,我也成阿贺喽?”

“病已啊病已,真有你的。”

任弘读罢不由感慨,又是大司马大将军,又是封王。虽然是承认既定事实,但皇帝能下这样的决心,确实足够大气,就像当初封解忧为楚国公主一样,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看来,他当初果然没选错人,这确实是领导人该有的样子,只可惜天不假年。任弘说过的,他一旦收到这样的诏书,就意味着一件事天子时日无多了。

再一看制诏发出的日期,已是五个多月前,他走得太远了,老友的音讯最快也要半年才能送到。

任弘不由望向东方

“陛下,还健在么?”

……

“确凿无疑,任将军从始至终都弄错了,那海西大秦国,或称之为罗马者,与中原之嬴秦,毫无关系!”

在离开亚历山大前,城市南方靠近湖泊和尼罗河的港口里,褚少孙悄悄找到正在认真翻越莎草纸,津津有味看书的刘更生,告诉他这个自己的大发现。

这是褚少孙在托人询问了第十军团的俘虏、庞培的党羽、图书馆里的希腊学者,多方验证后得出的结论。

罗马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