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初见动情(2 / 3)

礼参拜“臣女白沐莞拜见殿下,殿下万福金安。”

方才四目相交片刻,少女心跳如擂鼓,面颊仿佛被胭脂染红。他生来比女子更出色几分的容颜在这一刻镌刻进她的脑海中,不知不觉今后再难自拔。以至于许多年后,当她回忆起今日初遇的情景时,他宛如天人之姿的俊美仍旧清晰至极。

只见宇文晔单手扶起她,含笑挑起话茬“时间飞逝日月如梭,不知白姑娘是否还记得本太子?”

白沐莞怔住,飞速运转大脑直到记忆闸门打开,忽然她一拍脑门忍不住笑道“臣女依稀想起来了,臣女幼时随母亲入宫见过殿下,殿下当年好像抢过臣女头上的珠花扔进御花园池子里。”

“是么?”宇文晔故意拖长尾音促狭问,“你只记得我扔你的珠花就没记得旁的事儿?”

时隔那么久,白沐莞一时真想不起那么多,脱口而出问“还有什么事?”

宇文晔低声笑道“我十岁那年说过,待我长大要娶你为妻。”

他此言出口,白沐莞登时满面羞赧,深深垂下头,语塞得不知该如何接话。明知道只是他随口一句玩笑话,旧事重提仍然十分尴尬,毕竟若在民间他们的身份已经是表姐夫和小姨子。

兴许因为脸上发烫得厉害,白沐莞感觉不自在,语速也颇快“殿下幼时信口而言,臣女早已经不记得了。再者表姐才貌双全远胜于我,殿下应当珍惜眼前人,这种玩话若被表姐听见该恼了。”

“她若是肯恼我,我倒不会这般对她。”说着宇文晔轻叹一声,这话白沐莞现下倒是没放在心里。

说来也奇怪,那句玩话竟然令少女心中涌起异样的热潮,不过很快被她的理智冷静给击退。但他们年幼时就曾相识却是毋庸置疑的事实。那几年漠北战况危机,天玺朝边关疆土摇摇欲坠,白展毅请旨将妻女送回京城求一份平安保障,皇帝欣然应下,仝皇后还时常召见她们母女进宫小住几日以示恩宠。那时她和宇文晔年龄都还小,孩童无需太顾忌男女大防,仝皇后常让他们一处玩耍嬉闹。

往事可待追忆,今日他们终于重逢自是欢喜。

宇文晔主动说“我陪白小姐走走。”少女点头含笑。

湖边上一对璧人,两道剪影并肩同行。

白沐莞沉默半晌打破宁静“殿下命王总管亲自替我拾掇住处,又安排人手帮忙归置我带来的行李,我满心感激不知何以为报殿下的体恤恩典?”

“往后私底下你别再一口一声殿下!在白姑娘这样的巾帼英雄面前,我哪里敢以储君自居,我姓宇文,单名一个晔字。”宇文晔眉心未动,一本正经,不见半分玩笑之意。

却见她忙不迭摇了摇头“殿下抬爱,无非是首次告捷,况且大多还是家父和军中将士们的功劳。臣女这个先锋被一众亲兵团团围在中央保护着,名不副实,说来着实惭愧!倘若以后臣女能独自领军立下战功,上不负皇恩下不辱家门,那时才能勉强配称‘巾帼’二字。”

她三言两语几句话,不刻意奉承也不胆怯回避,不骄不躁。大胆言明将来渴望领兵出征独当一面的志向,鸿鹄之志绝非寻常闺秀可比。

这席话让宇文晔的眼角眉梢皆有笑意。他身边多是趋炎附势、谄媚讨好之人,何尝有过这种平淡而真切的交谈?所幸白沐莞与幼时一样坦率真诚,不故作矫情惺惺作态也不刻意献媚于他,果然与众不同。最重要的是她一腔志向不屑安于闺阁,别人或许觉得离经叛道,落在他眼中却认为难能可贵。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她越是聪颖出众越是胸怀大志,日后他越要尽力提携。他是未来的天子,他身畔除了千篇一律的幕僚谋士,他更渴望才华横溢的红颜知己。他从来不会看轻任何女子,譬如他的庶母,荣宠不衰的辰贵妃,那就是一个耀眼至极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