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婆媳斗法(2 / 3)
,位分最尊。一面“孝道”大旗就能压得帝后喘不过气,何况宇文晔还是孙辈。 萧太后久居深宫大半辈子,论起演戏没人比她更在行,就像此刻又慈爱地笑了起来“来人,给太子赐座。” “孙儿明日将赴苏州主持大局,不能承欢于皇祖母膝下,还望皇祖母保重凤体,颐养天年。”宇文晔强迫自己挤出一点笑容,可惜他笑起来更显冷若冰霜,最后四个字咬得尤为重。 萧太后不以为然“你不在哀家膝前倒也无妨,有你母后每日陪伴哀家,哀家不觉空虚烦闷。” 此言一出,仝氏和宇文晔始料未及!这几年萧太后对外称礼佛清修,不许任何人叨扰,眼下忽然冒出这句话,莫非是打算恢复六宫晨昏定省?她消沉几载非但没有驾鹤西去,隐隐还有席卷归来的势头。她以婆母身份拿捏住仝氏,让宫外的宇文晔多了重忌惮。 “母后您住在宁安堂礼佛较为偏僻,儿媳近来忙于替陛下选秀,恐怕没空闲陪伴母后。”仝氏此言脱口而出,她才说完,宇文晔已然察觉不妥。 可惜已经晚了,很快就听见萧太后顺势说“选秀历来是大事,皇后一人可忙得过来?哀家前几年卧病,恐让六宫沾了病气才搬来佛堂,如今身子大好,哀家也该住回慈宁宫。待哀家搬回慈宁宫,不仅离皇后的坤宁宫近,再恢复六宫定省也方便。” 如此看来当年萧太后自请搬离慈宁宫,只是为了养精蓄锐以待来日,而这个“来日”便指今天。她若执意搬回慈宁宫也是正统,即便帝后万般不愿,为全孝道名声也只得应允。何况先前熹妃之死帝后离心,对太子也存了怀疑,他未必不用萧太后掣肘仝氏。 “母后在宁安堂住惯了,慈宁宫也闲置许久无人打扫。此事您应当容儿媳和陛下商量一二,等慈宁宫收拾妥当,再请母后搬回。”仝氏藏在宽大袖袍中的双手忍不住握拳,按捺着不愉。 她过了几年舒心日子,又要打起精神准备新一轮的婆媳斗法。事已成定局,她也无力转圜。 萧太后轻轻一嗤“皇后好像不情愿哀家搬回慈宁宫?” 宇文晔眸中寒意更深,意味深长道“皇祖母言笑了,母后从前最是孝顺您,您想回慈宁宫住,母后欢喜还来不及。” 即使搬回慈宁宫又能如何?他倒要看看,萧太后又在酝酿何等阴谋诡计。总之他不是以仁孝为本的贺王,他的母后也不是当年懦弱无能的容妃。中宫皇后手握凤印实至名归,萧太后假如想要夺权,绝无可能! 天玺朝最尊贵的三代人虚以为蛇一番后,宇文晔陪仝氏回坤宁宫,宁安堂又回归到死一般的寂寥。 站在窗前的萧太后鬓角花白容颜老矣,沉浮后宫数十载光阴,历经两朝她磨炼出一双深沉的眼洞悉世事,锐利无比。窗外菩提树大,足有数十丈高,枝繁叶茂。 罗嬷嬷步履匆匆而来,在离萧太后约莫一米远的地方站定,恭声启禀“太后娘娘,钦天监传来消息请您示下,太子殿下已经自请赴苏明日启程,是否继续放出关于太子命克八皇子的言论?” “暂且不必麻烦。”说完,萧太后嘴角咧开,笑得下巴微微颤抖。 她本以为宇文晔颇有城府,必不像贺王那般容易被算计,没想到竟然差不多愚昧。 罗嬷嬷会意,试探性说“如此说来八皇子也不用莫名其妙‘病’一场,老奴待会儿去吩咐下面取消计划。” 原先打算让八皇子宇文晖突然抱恙,御医诊不出缘由,再由钦天监上奏皇帝,称太子的命格时运和八皇子相克,需请太子离开京城一段时日。皇帝颇信天象之说,即使没有浙州水灾苏州被劫官粮,他也会找借口派太子出京几月。 “真乃天助哀家!”萧太后脸上得意的笑容令人发毛。 罗嬷嬷自觉垂下头附和“您所言极是,下个月便是陛下选秀,您搬回慈宁宫最合宜。听闻今年有不少皇商女子参选,场面比以往大些,新一波入宫的里面,您正好多挑些肖似辰贵妃的膈应皇后。” “不用哀家替他选,宇文昊天钟情念旧,这一点胜过先帝百倍。”萧太后想起先帝,难免又想到被囚禁北苑阁三十年的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