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非得逼我割韭菜(2 / 3)
另一位潜伏很深的郑经死忠粉就此暴露了出来。
连郑经都暗暗吃了一惊。
要知道,他讲的诗词之道,虽然讲得相当系统、有条理,想记住其中主要的观点并不难,可像现在德王妃这样,连具体的句子、感慨词都记住的,却是相当罕见。
这得多好的记忆?
而德王妃还在复述:“浪之还说,好的诗人,必定是天底下最为感性的动物,他们的笔,可以搅动人的心扉,可以撩拨人的欲望,可以刺破人的梦魇,哪怕一粒尘埃、一丝清香、一个浅笑,在他们的世界里,都是万千气象。
“……
“还有,浪之说,好的诗人,一定是睿智、洒脱、狂傲、多情的,他们蔑视传统,有伟大抱负,有广阔的胸襟。
“也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写出最感人的诗词来,而不是无病呻吟的低劣之作。”
她一口气就把郑经当时说过的完整内容给转述了出来。
佩服,佩服!
这让郑经忍不住暗暗为她点了个赞。
至于德王爷和太子爷,此时已听呆了。
德王爷忍不住喃喃地说:“唉,早知如此,我就该同你们一起去豫州了。”
很显然,他在为自己错过了那一路的精彩而深感遗憾。
但悔之晚矣。
遗憾过后,他又好好欣赏起这首来,等郑经往纸上盖上三绝公子的印鉴,纸上的字迹也干透之后,他又另取了一张纸,小心翼翼地把它覆在上面,然后卷了起来说:“一会我即刻就把这副字装裱好,然后送进宫去。我敢保证,太后一定会对它满意至极。”
这是在给郑经打包票了。
只是他这一卷,却让已看痴了也听痴了的太子爷心里空落落的。
对陈仲平而言,江山只是职业,诗词才是真正的爱好,在此之前,他只是听说了郑经字词曲三绝,今天却不仅是亲眼所见,而且还听闻了他的诗词之道,让他颇感震惊。
对于一位真正爱好诗词的人来说,什么才是真正的宝贝?
当然是传世、绝世作品的真迹!
德王爷倒还好,因为德王妃的机智,他手里已经有了和两幅郑经成名之作的真迹,因此对于这幅的真迹,虽然也同样喜欢,但还不至于从太后那里虎口夺食。
可陈仲平呢?
他手里一幅都没有啊!
假如没看到也就罢了,可现在人就在他面前,还当着他的面写出了传世佳作一首,在这种情况下,他若是还不要上一幅,那怎么能甘心?
因此,当德王爷卷起那幅,书案上又空荡荡了时,他动了,走去了旁边搁纸的地方,拿起了一张德王府送给郑经的张永纸,往书案上一铺,热切地说道:“郑公子,你我今日相识,也算是有缘,就有请也赠我一首诗吧!”
郑经:“……”
你谁啊?
我的字和诗,是谁想要就能要到的吗?
你这人怎么这么贪心呢?刚要去了我的新型印刷术,现在又想要我的字和诗,是想把便宜都给占尽吗?
若不是已经猜到眼前这位很可能是宫里的皇子之类的,他真想直接开怼了。
“唉,王公子,写诗这种东西,是需要灵感的,没灵感的话,就是无病呻吟之作,你又何必为难我?”
无奈之下,他想婉言推脱。
陈仲平却不依不饶地说:“郑公子不必谦虚,灵感对你来说,岂不是手到擒来的事?”
因为出一次宫实在是不容易,他摆出了一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牛皮糖架势。
郑经:“……”
能不能要点脸啊?
不管你是来自宫里的皇子皇孙,还是琅琊王氏的世子,都是有身份的人好吧,怎么就这么恬不知耻呢?
他忍不住又腹诽了一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