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建帝的边棠(2 / 3)

不堪的官僚体系,复杂的户籍、租税,为了战争的钱饷而采取的盐铁垄断“官山海”此时的边棠,早已回不到建国之初那份简单纯粹的体系了。

财政问题正在一步步的拖垮这个残破不堪的王朝。

灾荒时,建帝以身作则绝不食肉;他的后宫仅有五人,包括皇后在内的每一位后妃、公主都参与织布生产,补贴宫用;宫里的衣服补了又补,连皇帝冕服的内里都打上了补丁。

他尽可能的减少着宫里的用度开支,连对群臣、后妃的赏赐都谨小慎微,精打细算。

他整日抱着户部呈上的各种账目,说来可笑,但他确实是这宫里出过的唯一一个成日里打着算盘的皇帝了。

在算盘的对面,他还要拼命地控制向着大将军日益倾斜的朝局。

终于,建帝十九年,因战后的重建和无法修复的财政危局而精疲力尽的建帝,在悔恨于自身的无力中抛下了他虚弱的肉体,向着夕阳落下的地方走去。

而他留给太子的边棠,虽在他的勤俭中稍得一时喘息之机,却并没有爬出涌向覆灭的苦海。

十四岁的新皇登基,年号“大御”。四十一岁的大将军黄义因此走上了个人权力的巅峰,成为了摄政大将军,而他所制定的第一道政策便是“禁通商令”。

军人铁血秉性使得他对邻国抱持着深深的厌恶,既然外族能借商道入侵边棠,不如果断切断与其他国家的一切商贸往来。

刚得喘息的经济,再也没有了活力。

大御七年二月朔日,半月一度的大朝堂议事上,摄政大将军黄义大发雷霆质问户部尚书刘温“你们户部就想不出什么法子了吗?”摄政大将军黄义手里攥着户部呈上的报告,眼看着朝廷的赤字连年有增无长,满朝文武竟毫无对策。

户部尚书刘温,年逾半百,曾任光禄大夫。学识过人,通晓文史,在建帝朝颇受建帝信任,遂于建帝十年获封正三品户部尚书。

但是在财政问题上,其人却只会照搬历史对策毫无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因此任职户部以来,财政并没有在其高深的学识下获得太大的改变。

此时,面对摄政大将军因愤恼而涨得通红的脸,只见刘温额头上冒着汗,低下头小心谨慎的辩解道“回摄政大将军,去年的疫病席卷边棠北部,产粮大郡淀川以东受灾尤为严重,不仅流民有所增加,还花了不少钱粮来赈灾,这赤字”

“这些年加铸了那么多钱怎么这赤字还是有增无减?不是铸造了新的钱币赈灾吗?边棠重宝怎么样了?”

“这边棠重宝一经流通,假币猖獗,正在全力控制。”

“岂有此理!谁若敢造假币,一律处斩。”

年轻的皇帝坐在皇座上,看着百官低垂的脸上被阴影覆盖着的惊恐面容,他竟是说不出话的。

摄政大将军见百官瑟缩不语的模样,生气的将手中的奏折甩了出去,“啪”的一声落在了地上,一股不自觉地战栗随着这声飘荡在殿中突兀的声响,从皇帝身下的皇座传至了他的头顶。

一年多前,大御五年。边棠的官方货币“边棠通宝”已经达到再注水便铸不出钱币的地步了。

户部因此向皇帝提议,发行了名为“边棠重宝”的新货币。

这“重宝”的重量是“通宝”的一倍,然而其面值却是“通宝”的十倍,也就是说,通过新币的发行,货币再次贬值了五倍。

货币贬值造成了本就高企的物价进一步飞涨,由于劣币驱逐良币的影响,边棠通宝在市面上迅速地消失了。一部分人把它收藏起来,不舍得使用;而另一部分,则将它偷偷熔掉,私铸成重宝。

在此次朝堂议事后,朝廷下令,参与制造假币者,罪当处斩。

边棠中京一时人心惶惶,因为在这座都城中,几乎人人都有参与偷铸的迹象。

这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