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这月饼有缺点(请注意,章节末有必看内容)(3 / 7)

,换算一下你就知道有多贵了。”

“那时候羊城的劳工都没有房子,住在工厂或者租房去住,然后每月的租房开销是多少?”

他咬了口月饼比划了一下:“用不了三元,相当于陶陶居的三盒普通月饼。”

“而且当时羊城市内还有政府开发的少量劳工住宅,条件比较差但便宜,单人房每月租金八角,家庭房间每月租金才4元,水电费均已包含在内,不另收取。”

“也就是说,在陶陶居买一盒最便宜的月饼,可以在劳工住宅租一个月的小单间;买一盒高档月饼,则超过一个家庭在廉租房社区租房一月的全部开销。”

说到这里他又补充了一句:“七星伴月还不是高档月饼,另外还有一种叫陶陶可观月的月饼,每盒5元,这应该是很高档的月饼了,我没吃过。”

王向红感叹道:“三几年时候的事,小鬼子还没有全面侵华呢,那时候日子不好过,却也能凑活过。”

祝真学也叹了口气:“唉,三几年,一回头五十年喽,半个世纪!”

“现在回头想想,当时我爹娘还那么年轻,我娘在纺织当女工,刚去11元,后来到25元;我爹在纺织厂当电机修理工,每月是50元左右。”

“我记得清清楚楚,当时我念师范,他们俩不会算账,家里都是我管账。”

他说着话倚在了椅背上,眼神看向门外被秋风摆弄的花枝,满脸的怅然。

时光,真是神奇又可怕的东西。

祝晚安看出大家的情绪都受到感染了,赶忙笑道:“咱们把话题扯远了,还得说这个月饼,这月饼真好吃,我这个是花生仁的?太香了吧!”

“确实好吃。”杨文蓉舔了舔嘴角粘的零碎,“过几天我一定多买几块,回去放到米缸里做米缸月饼。”

外岛的老人把月饼买回家,不会直接吃,都是提前几天买了放入家中的米桶,用米盖上或者是放在米上。

几天的时间之后到了中秋节,他们才会拿出来分给孩子们吃。

这就叫米缸月饼。

都说米缸月饼更加的香甜,更加的耐吃。

香甜是未必,但耐吃是真的:

这年头米桶里不是放大米是稻米,晒干的稻米连壳存储,什么时候吃,什么时候去脱壳。

干稻米吸水能力很强,月饼放入后会被进一步脱水,这样的月饼会更干更硬!

王忆问王向红:“咱们要不然做出月饼后放入米桶里做个脱水?这样就硬了。”

王向红说道:“咱们的月饼用料实在,做的味道好,又香又甜,要是能硬一些自然最好。”

“多硬呢?做到一口咬不动那就最好了。”

“可是放到米桶里不行吧?那没什么用,得想个别的办法,想办法改改工艺。”

王忆琢磨了一下,这工艺还真不好改。

他倒是大概知道怎么做月饼能做的硬。

这点他是做过功课的,熟悉八十年代初的月饼制作工艺。

计划经济时代,因为产能有限,国内物资匮乏,油呀糖呀都是紧俏货,做月饼舍不得多放,导致月饼皮油分不足,饼壳口感很干,咬上去硬邦邦的。

王忆可以用这一招来做月饼,但这样他可就得慢慢的琢磨比例了,因为人家师傅给他的配方里可没有教他什么比例能把月饼皮做的干硬。

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办法了。

现在距离中秋节也就一个礼拜,没法风干月饼,做出月饼就得赶紧去卖。

另外现在做月饼不是放糖浆是加麦芽糖,直接加麦芽糖,面皮烤出来后那是真的硬。

王向红也在想办法。

他问王忆也问其他人:“你们知道怎么烤月饼吗?”

杨文蓉说:“我爹知道,我爹曾经给一个首都的面点师傅供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