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9.劳军代表王老师(6 / 7)
不让拜这个了,内陆政策尤其紧,但外岛这边风气还要开放一些。
吃海上饭的,如果没有菩萨保佑、没有点信仰,那不管是出海的汉子还是留守的家属心里都没底。
如今改革开放了,政策更宽松、风气更开放,于是老人家们更是活跃起来了。
大年初一外岛的寺庙人满为患,随便找个地方去看看都是人群黑压压。
今年初一,老人家们找了沙生泉带队去。
正好沙生泉剃了光头,他穿着灰僧衣、站在船头捻着佛珠还真是像那么回事,又变成了娘娘庙里的浊慧,弄的老头老太们上船的时候肃然起敬。
王忆没去搞这一套,他在岛上溜达着欣赏春光。
尽管早就立春了,可直到这个年过去了,他才感觉春天真的来了。
外岛春天来的早。
这地方从气候上来说是很适合人居住的,春天秋天时间长,夏天冬天时间短,且很少有极端温度,一般不会有酷热严寒天气。
去年外岛地区总共才下了两场雪,还都是小雪飘零。
不过住在岛上无法集中生活所需的资源,出行不方便,干什么都不方便,而且还有台风时不时过来逛一逛,慢慢的就导致外岛凋敝。
路上遇到叶长安和王向红也在溜达。
三人碰到,叶长安便感叹道:“天气真是暖和了,厚毛衣都穿不住了,我估计再过十天半个月就有暖流来了,到时候是不是得穿春秋装?”
他们围绕着天气聊了几句,王向红把话题转移到工作上:“王老师,你们后天是去劳军对吧?”
叶长安随口问道:“今年咱们县里组织的拥军慰问团,有你一个位子?”
王忆说道:“对,我代表教师队伍去慰问咱们的人民子弟兵。”
叶长安拍拍他肩膀说道:“你可以代表咱县里的知识分子、文化阶级,带上几本《龙傲天环球大冒险》,去给战士们做个报告。”
王向红很赞成这句话:“对,王老师该去做个报告。”
“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军政军民团结一致克敌制胜的无价法宝。”
“你既然加入了拥军慰问团,那就应该展现出自己最好的风貌,拿出你的本事来,去跟咱们子弟兵同志们好好交流。”
“军队一直是出产作家的高产之地,你要虚心的跟军人中的知识分子好好交流,让作品更上一层楼!”
王忆一听,这格局一下子打开了啊。
外岛一直有拥军的传统,江南省每年要搞多次拥军慰问活动,翁洲地区是正月里去给子弟兵们送给养。
他们这里是拥军慰问的重点地区,兵员多,因为这里地处东海前哨,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军区驻扎的部队挺多的。
然后这里驻地分散、条件差,不说整个外岛地区了,就说翁洲吧,它自己便有大小岛屿1400多个,有人居住的达到了240个之多,而驻军岛屿又有几十个。
外岛的子弟兵们不容易,岛上补给不足,交通不便、气候多变,常年风大浪大,在岛上驻扎真是让子弟兵们吃尽苦头。
以前天涯岛上就有驻军,当时人民和子弟兵有鱼水情,双方相处很融洽,后来裁撤驻地、子弟兵们登船离去的时候,子弟兵们抹眼泪、大爷大妈们嚎啕大哭……
王向红以前也参加过拥军慰问团,他是部队出身的干部,军队那是他的娘家。
不过从七十年代开始参加拥军慰问团都是一项荣耀,社会各阶层人士都有机会参加,也都踊跃参加。
这种情况下除非是有特殊原因,否则多数人都是轮流参加一次。
今年王忆加入其中,叶长安和王向红便对他耳提面命,希望他能在劳军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