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无上智慧度苦难(1 / 2)

慧行想到师父曾告诉她,她最后的修行,便是要观空。慧行看向慧色,慧色继续说道“不过师父说我的空是未经世事的空,而我的专注实则太过分散。若是有一天能专注一物,再见空性才能有所精进。”慧行想了想,问道“那师妹如今以何为修行之要?”慧色答道“仍以圆持专念为要。”慧行若有所觉,慧乐想了想,问道“经文不是说见空性便可度一切苦厄吗?见空性不是已得大成吗?”慧行点点头,答道“若能悟得万物互依,空无自性,便能不生执念,不受苦难,自是大成。”慧色说道“苦集灭道,若不对苦谛有深刻领悟,便无法真正得道。所以要经历人间苦难,才可能得大道。”慧音有所感,问道“所以观世音菩萨才救苦救难,有求必应?”慧行听了,眉头一皱,说道“只有已得大道,能度尽苦难,才可千处祈求千处应。”慧乐点点头,说道“修行有成,增长慈悲智慧,才能普度众生。”

慧色又看了看众人,说道“我见到的苦谛真义是承认生命的苦难,遇到苦难不逃避,接受苦难,解脱苦难,才能离苦得乐。”慧行想了想,说道“生、老、病、死、爱别离避无可避,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却是可以避免的。”慧色笑道“那是因为师姐你修行有成,无欲无求。”慧行看着慧色,摇了摇头,说道“我若真无欲无求,就可也避免爱别离了。”慧色看向慧行道“师姐,其实人生八苦都不可避免,只能解脱。八苦都是因情而起,无情是可脱离苦难,但是根尘相处,缘法生灭,情便会生灭,只有以智慧化情爱为慈悲才是解脱苦难的正道,其中生,老,病,死,需要常观空性,圆持专念解脱,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需要常观无常,守持平等心解脱。”慧行豁然开朗,对慧色笑道“多谢慧色师妹。”慧音和慧乐听了,却无甚感受,慧行看了看两人,说道“慧音和慧乐师妹,当前的修行当以醒觉破执为要。当突破了我执,便可见到解脱之门。”慧音和慧乐听了,对视一眼,便齐声应道“是,师姐。”慧音看着慧色又想到“突破了我执,真的还能有情吗?没有主体和客体,爱又怎么会存在呢?”想到此处,开口问道“师父为我授戒时曾说过一身一心,一世一人,这种爱怎么会是慈悲呢?”慧色回望着她,说道“师姐,慈悲确实不是爱情,出家修行的人没有伴侣,师父会这样对我们说,只是因为你我尚未剃度。”慧音听了,一怔,又问道“那师妹你会剃度出家吗?”慧色道“我求过师父为我剃度,可是师父不同意。”又看了看慧音,问道“师姐你愿意剃度出家吗?”慧音只是看着慧色,无言以对。慧色便继续说道“师父说三千烦恼丝均是尘世的牵绊,牵绊不除,剃度也无用。若无牵绊,发丝便不是烦恼丝,而是被动灵敏的体现,可以提醒我们越是细枝末节越没有自主,却越易被牵动。若是能任其纷扰,不要让心被牵动,便是定力。用足够的定力保证自主,便能自由。”慧音听了,点头道“是,多谢师妹。”

般若堂中,静念正在为温如霜和温乘松讲经“《心经》所言,便是佛家修行的意图以无上智慧,超脱世间苦难。而超脱苦难的关键便在于观想空性,空是指无恒常和独立。色身无独立和恒常,色身无法脱离世界存在,呼吸进食,一举一动都是色身与世界的互缘,缘不会恒常不变,色身便不会恒常不变。”静念看了看两人,说道“你们便先观想这一句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温如霜苦着脸重复道“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温乘松想到慧色,露出笑容。这时,袁千山也来到了般若堂,看了看温乘松,而后拜见了静念师太,静念师太便让他也拿一本心经,和温家姐弟一起读,又让温乘松和他讲方才所讲。

袁千山拿了经书,稍看了看,便抬起头来看向温乘松,温乘松便对他讲道“师太让我们先观想这一句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是指色身,空是指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