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四章 直接与间接战略(2 / 2)

标进攻,则产生的常常是负面的结果。沿着敌人‘自然期待的路线’采取行动,结果足以巩固敌人的平衡,因而也增强了他的抵抗力量。在多数战役中,首先使敌人在心理和物质上丧失平衡,常常足以奠定胜利的基础。”间接路线和《孙子兵法》的《军争》篇中的“以迂为直”的道理相同,看似迂回的路线,却可以比直接路线更快的到达目的。

军事学的核心原则是集中力量打击敌人的弱点。

《战略论间接路线》写道“不仅是一条原则,而且可以说所有的战争原则,都可以用一个名词来表达,这就是‘集中’。但是,说得更准确些,还是要把它的范围稍微扩大一点,就叫做‘集中自己的力量对付敌人的弱点’。为了真正使用这条原则,还须进一步作些解释要想达到‘集中自己的力量对付敌人的弱点’这个目的,就要使敌人分散他们的兵力,这样才能造成一种形势,通过分散用兵而取得局部性的效果。于是便形成两个相继行动的程序首先自己分散,引起敌人方面分散,然后才是自己集中。所以,下一步的任何行动都是上一步行动的结果,而真正的集中即为有计划分散的后果。

这样,我们就有了真正的计划。如果说战争的目的是要用自己一方的力量来促使敌方屈服的话,那么克劳塞维茨主要强调如何增加自己力量和方法来获得更大的成果。将敌人这个目标的力量看成是既定的,只是增加自己的力量,来获取最大的成果。

战略理论,是关于战争问题的系统化的理性认识和知识体系。

科学的战争理论,是战争规律和战争指导规律的正确反映,是战争准备与实施的指南。它是军事学术的骨干,由战争观、战争准备和战争实施理论组成一个整体。其基本功能是揭示战争产生、发展、消亡的规律;揭示战争的本质、性质、目的和历史作用,从而明确对待战争的态度,揭示战争与革命、战争与和平的关系;揭示战争与政治、经济、军事、科技、自然条件等因素的相互关系,进而阐述在战争中利用这些因素的指导理论与原则;创造指导战争和作战方法的理论与原则等。战争理论是战争实践的产物,是血的经验升华的结晶,它受铁面无情的战争实践的检验。其先进与否,对战争的胜负影响极大,关系到国家和军民的生死存亡。战争理论还具有很强的民族特征,民族特有的爱国精神和尚武精神,对战争理论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战争理论还具有很强的时代气息,符合时代、战争的发展方向和能反映未来战争实践需求的战争理论,才有生机和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