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外市场(1 / 2)

郭记的海外市场正式开始扩展已经是一年之后的事情了,正好代理合同到期,几大代理公司在即将到期时,就已经预料到郭记肯定要开拓海外市场,他们为此凑到了一起。

随后自然就是几轮的谈判,郭记愿意继续给他们郭记瓷器代理权,主要是郭记老街一开始铺设过去,也形不成想要的结果,第二则是代理公司们没有功劳也有苦劳,郭记并不想做卸磨杀驴的人。

不过他们的功劳也就是再签订三年的合同,再多想都不用想。

其实这两年几个代理公司也都有各种各样的小动作,比如想要仿制郭记瓷器,甚至还偷偷摸摸的挖人,即便郭记聘请的都是品行端正的人,也总有人经受不住诱惑,对此郭记的态度自然是好聚好散。

但人家高薪挖人的目的是为了技术,他们没办法技术,自然也就没有了价值,一开始他们的确仿制出了一模一样的瓷器,也为此他们才拿到一开始的“安家费”,但就在一个月之后,他们仿制的瓷器出现了问题,瓷器开始出现裂纹。

原因不知道,也好在代理公司在地方的影响力很大,换上了新的瓷器并且赔了一笔钱才没有让事情闹大,可即便是这样,依然被郭记知晓。

郭义杰早猜到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所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做什么都没有发生,只是暗中给了一些警告。

警告是必须给的,不然几个代理公司只会越来越肆无忌惮。

代理商也明白那是警告,因此老实了一段时间,说实话,对郭记这些海外代理商们也是异常的忌讳,但涉及到每年几十个亿的利润,他们实在是无法甘心就此松手。

谈判最终还是那些海外代理商们妥协,三年就三年吧!不过本来放下的仿制肯定要重新启动了,很明显,三年之后郭记瓷器绝对跟他们再没有任何的关系。

不仅如此,海外的郭记老街建设他们也肯定是要想办法搞小动作,至少不能让海外的郭记老街建的太顺利。

如果能够想办法让郭记放弃海外市场,那才是最好的结果,虽然那样的可能性非常小。

对这些海外代理商的想法,郭记虽然不太清楚,但大概也能猜到,毕竟换成他们,他们也会这样做。

相比较而言,如果郭记准备在中/东、非洲铺设郭记老街可能更容易一些,毕竟这两年郭记通过投资石油和矿场,在这些地方已经拥有了相当大的影响力。

随着投资和基础建设的完成,截至到现在,郭记在海外的收益,矿产和石油已经跃居瓷器之上,没办法,资源市场远不是瓷器市场能够比拟的,而且投资风险大、门槛也高。

当然,一开始的时候郭记并没有投资多少钱,倒不是郭记在里面耍什么小手段,而是市场如此,重点是你的投资要能成功坚持到赚钱才行。

这一点,郭记从没有担心过,一开始也有一些人把主意打到郭记的身上,但郭记出手几次之后,郭记就变成了一个禁忌。

这几年海外旅游市场有些萎靡,海外的一些旅游景点甚至有点经营不下去的意思,对未来的子嗣,郭书喻一开始只准备给一些现金,但随着郭记规模的扩大,加上郭义杰的一些建议,郭书喻自然也改变了想法。

防止子嗣都是能力不足的人,因此郭书喻并没有搞那些门槛高、技术含量高的行业,也没有插手那些更新换代快,投资的都是一些传统、必不可少、稳重的生意。

比如旅游行业。

海外的旅游市场萎靡,正是插手的好机会,而且郭记本来就有一些基础,那就是之前郭书喻在欧洲购买的一些庄园,随后郭义杰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投资,便多购买了一些。

现在郭记在海外的庄园大概有120多栋,基本上知名一些的城市都有,而且现在都改成了酒店模式。

当然,原貌没有改变,甚至也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