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一波三折(2 / 3)

才我去你办公室,见你不在,估计你在技术中心,现在你有时间吗?我来向你汇报工作。”

“哦,进屋说话吧。”方翰民在技术中心也有一间办公室,他把老侯让进屋里。

关上门,侯科长向方翰民简要汇报了“年轻有为”科技人员的统计核实结果,并将装订在一起的几页表格递到方翰民面前,“这里有相关人员的情况简介。”

方翰民粗略翻看了一遍,感觉比较满意,“上个星期布置的任务,这么快就完成了,你们这工作效率很高嘛!”

“红星制药厂二十来年都没正式分配过住房了,跟住房分配有关的事,科里的工作人员都雷厉风行,抢着去做,大家希望尽快把方案确定下来。”

“这里面反映出来的情况都属实吗?你们有没有认真核实过?可别让那些投机取巧的人钻了空子啊!”在这件事情上,方翰民显得十分谨慎。

为了打消方翰民的疑虑,侯科长详细介绍了这项工作的实施过程。接到任务后,老侯跟技术科长万程商量调查方案,万程年轻,行政工作经验不多,提不出可行的方法,但他愿意虚心听取老侯的意见。

侯科长认为,这项工作最好分开进行,先由技术科根据厂里的指示精神,往各基层班组下发一个调查表,在调查表中注明“年轻有为”的条件,职工们可以跟自身情况进行对照,只要觉得自己符合条件,就可以申报红星制药厂的“年轻有为”人才,但在申报表中需详细说明自己的贡献,并有基层领导和至少一名同事签名作证。

技术科只负责发放调查表和收集申报表,然后将申报表转交给人事科核实。

根据收到的申报表,人事科工作人员找到当事人和证人,进行逐一核实,如果情况属实,则确认当事人为“年轻有为”人才。

“嗯,这个办法很好!不过在核实过程中,有没有发现弄虚作假,投机取巧的人?”方翰民对两个科室的工作很满意。

“不仅有,而且还有好几个,都在基层的生产班组。比如二车间有个叫赖青元的职工,他也填了申报表,我们根据他在表中填报的内容进行核实,结果发现基层领导和证人签字都是假的,因为二车间领导根本就没给他签过字,他填的那个证人,二车间查无此人!”

“哈哈哈!”侯科长话音刚落,方翰民就大笑起来,“你提到赖青元这个名字,我就想到肯定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因为我对这个人太了解了!不过,虽然基层领导签字和证人都是假的,但他所说的贡献,是不是确有其事?尽管我对他印象不好,但也不能埋没他的贡献。”

老侯一摆手,“什么贡献呀!他所说的事情,完全是子虚乌有,二车间的两位领导和他的班组长从来没听说过!”

“看见没有?你这一招很管用,完全杜绝了那些弄虚作假的投机者。尽管如此,为了把这件事情做得更加公平公正,公开透明,我建议将这份名单在全厂进行公示,如果一个星期之内没有异议,就算通过。”

老侯觉得人事科的核实已经做得够认真了,没想到方翰民的要求更加严格,“好吧,我把这份名单印发到每个基层班组,看看有什么不同意见。”

......

虽然仿制药课题组把试验开展起来了,但几次试验毫无进展,课题组的科技人员束手无策,方翰民也感到不可思议,“已经使用的五种萃取剂,就没有一种有效果吗?”

试验过程的一波三折,让郭鹏等科技人员垂头丧气,“使用过几种萃取剂,得到的结果都差不多,接下来还能怎么做呢?”

方翰民看了试验记录,思考了一阵,然后说道:“醇类溶剂效果不佳,可以试一试醚类、脂类和含氮溶剂嘛,因为要萃取的是一种未知物,只能通过多次试验,才能找到合适的萃取剂,大家要有耐心,不要气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