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心学显世,大世降临,为后世人,开辟辉煌圣路【求月票】(14 / 17)
第四道圣人虚影出现,立于西方。
人们惊呼,望着这恐怖的异象。
“四圣显世,古今往来未曾出现过的景象,这当真是无上新学啊。”
“惊,泣鬼神,此等新学,将为儒道第五学,超越古今先贤。”
“顾锦年居然真的明悟无上新学,尤其是在这个节骨眼上,命显世,这次大世之争,只怕顾锦年要超越一切,成为命者吧?”
“儒道第五位命圣人,估计就要诞生了吧。”
之间,一些声音响起,他们震撼于这样的象。
太玄仙宗内。
上清道人再看到这样的象,神色愈发凝重,之前的喜悦,之前的兴奋,也随之平静下来。
“顾锦年。”
“乃我仙门最大阻碍。”
“大世之争,宁可仙门不占便宜,也绝不能让他占到好处。”
此时此刻,上清道人更加明白这点,他知晓顾锦年的可怕,立下不朽之言,今日顾锦年只怕的确要成圣了。
而学宫当中。
让无数人惊愕的画面再度出现了。
不过这一次不是顾锦年。
而是苏文景。
他周围圣光环绕,光芒通彻,似乎要成圣了一般。
而苏文景,也在不断诵念着顾锦年这四句话,他在理解,用自己的半圣之道,去理解这四句话的真谛。
不止是他。
还有不少人,稷下学宫院长,以及学宫内的一些大儒,也在反反复复念着这四句真言。
包括一些前来围观的大儒,他们本身就赋异禀,否则也不可能成为当代大儒。
所以当顾锦年道出这四字真言,他们的理解与普通才子理解的完全不一样,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故而有不少人得到了提升,有实质性的感悟。
演武台上。
顾锦年没有在乎这些人的变化,而是继续阐述心学。
“今日立言。”
“乃为心学。”
“儒道一脉,自人族兴盛之时,便已诞生,为思想之道。”
“孔圣之礼,划分人与野兽,人无礼,如同兽,礼道,为一切之根本,上敬父母,下爱儿女。”
“亚圣之礼,乃为国礼,国家之礼,化解战争,平万世之太平。”
“复圣之礼,乃为君礼,克制暴君,抑制昏君,君王之礼,苍生之福。”
“圣人之道,为儒学之道,以重职治国,造福一方百姓。”
“然,后世读书人会错圣意,追求利益,因官职之争,不择手段,因威望之争,形成学阀,诞生世家之祸,形成诸般阶级。”
“今日,心学之道,便是为下读书人,塑其文心,锻其文骨,定其文意,成其浩然。”
“君子,应当明悟心学之道。”
“知晓善恶,坚定前行。”
“即可先知而行,不可行而后知。”
“今日,吾顾锦年,定下心学七重境界,望后世读书人,明悟其道,人人如龙,知行合一。”
顾锦年开口。
心学之道,蕴含太多道理,他只能讲述开篇一段,将这个理念告知众人,后面的东西,随着自己的理解,包括其他人的理解,汇总成书,再慢慢传授下去。
任何学术,也都需要时间的积累,才能成为主流,成为一种学问。
而不是自己今提出来,明所有人都能学会。
他出声。
圣尺悬于头顶,荡漾万道浩然正气,圣光弥漫。
“其一为困境磨砺。”
“我辈读书人,自当遇困境,若遇困境,应当视为磨砺,不应当自暴自弃,选择面对,寻找先贤经文,与其对应,将自己的思想,寻出一条善良之路,方可成就自我。”
“其二为顺逆心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