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大夏宣战,诸国施压,顾锦年入世,盘山复苏(4 / 10)
而是推出建德皇帝。
他们之前就是打着建德皇帝的名号,要与大夏王朝划清界限,难听的话到没有多说,只是态度很明确。
但无论如何,到现在还没有成立国家。
还算是有迂回的余。
三日后。
礼部带来消息回来,任凭礼部怎么去好声相劝,宁王最终给出两个回答。
第一,永盛大帝禅让位置,遵从意,先诛切造反臣子,换句话来说,满朝文武得死一般,然后由建德皇帝登基,但建德皇帝只会在西北重新登基。
第二,西北二,脱离大夏,命已定,双方既然都没有什么错,从此一国两,割让西北二。
这两个方案,第一个有点狠,但凡脑子正常都不会答应,而且是赤果果的打脸。
第二个,属于比较温和,不哕嗦那么多废话,互相给台阶下,建德皇帝毕竟是前朝皇帝,如今被找到,也不想跟你永盛大帝纠缠那么多,以西北为基点,分割两国。
一个是大夏王朝,一个是新夏王朝。
各有各的律法,各有各的管理方法,井水不犯河水,依旧还是一家人。
当然,这个只是明面上好听一点,实际上无论是哪一种,都是造反。
只不过是个台阶,和不给台阶的区别。
当这两个方案回到大夏王朝后。
上上下下都不满了。
礼部过去议和,说实话已经做好了对方拖延的准备,但没想到的是,对方连装都不装,直接就玩这招。
根本就是有恃无恐。
但即便如此,朝廷再度派人,进行第二次议和,这一次是礼部尚书和兵部尚书共同前去,两位尚书位极高。
代表着朝廷的意思,可以做出一些抉择。
如此。
又是三。
这一次两位尚书亲临,但得到的回答更加绝对。
宁王的态度很明显,他没有背弃祖制,而是帮助建德皇帝重新登基,而且说了一些极其难听的话。
大致意思就是,回去告诉永盛,这大夏王朝是他造反得来的,如今没有直接造反,而是光复建德,已经是很给永盛面子,如若不然,昭告下,直接起兵造反,到时候永盛面子更加难看。
这是第二次带回来的消息,依旧是拒绝议和。
朝廷已经许诺了诸多好处,但没想到的是,宁王是打算一意孤行。
可即便如此。
当礼部尚书和兵部尚书带来议和失败的消息,朝廷顿时沉默了。
永盛大帝没有说一句话,而是让秦王与礼部尚书还有兵部尚书第三次前往西北之。
所有人都知道,永盛大帝这是最后一次给对方机会。
宁王连续两次拒绝,这已经是狠狠的抽了大夏王朝一巴掌,满朝文臣固然主张不战,可都到了这个时候,还不打那就说不过去了。
不过。
第三次派人前去,一些军机情报也传来了。
匈奴国完成动员,又加了三十万大军,在匈奴国与大夏王朝边境,虽然没有越过雷池,可这何尝又不是一种准备?
并且不只是匈奴国,扶罗王朝和大金王朝也有动静,各自派大军在边境驻守。
这意思谁都知道,就是在防守大夏王朝当真宣战,一但宣战,三国就可以乘此机会发兵了。
面对着一封封军机情报。
几乎是赤果果的挑衅。
但同样,也证实了一件事情,宁王这次自立称帝,显然是得到了巨大的支持,谁在后面没人知道,可一下子能让匈奴国,扶罗王朝,大金王朝一同答应的存在。
绝对不是等闲之辈。
终于,第三次议和结果出来了。
宁王让秦王殿下以及杨开还有赵益阳三人白白等待了七时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