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取什么章名呢?死扑街(6 / 8)
回去。
助手带着钱走了,商人再也没有回来。
村民等了很久很久,他们坚信商人会回来500元买他们的猴子,终于有人等不急了,猴子还要吃香蕉,这要费用啊,就把猴子放回了山上。
结果就是,山上仍然到处是猴子。
故事二:
这是炎热小镇慵懒的一天。太阳高挂,街道无人,每个人都债台高筑,靠信用度日。
这时,从外地来了一位有钱的旅客,他进了一家旅馆,拿出一张1000元钞票放在柜台,说想先看看房间,挑一间合适的过夜。
就在此人上楼的时候,店主抓了这张1000元钞,跑到隔壁屠户那里支付了他欠的肉钱。屠夫有了1000元,横过马路付清了猪农的猪本钱。
猪农拿了1000元,出去付了他欠的饲料款。那个卖饲料的老兄,拿到1000元赶忙去付清他召妓的钱。
有了1000元,这名j女冲到旅馆付了她所欠的房钱。
旅馆店主忙把这1000元放到柜台上,以免旅客下楼时起疑。
此时那人正下楼来,拿起1000元,声称没一间满意的,他把钱收进口袋,走了……
这一天,没有人生产了什么东西,也没有人得到什么东西,可全镇的债务都清了,大家很开心。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现金是要流通才能产生价值,而经济永远存在炒作!
故事三:
两个人卖烧饼,每人一天卖20个(因为整个烧饼需求量只有40个),一元价一个,每天产值40元。
后来两人商量,相互买卖100个(a向b购买100个,b向a购买100个),用记账形式,价格不变,交易量每天就变成240元。
这样,虚拟经济就产生了。
如果相互买卖的烧饼价为5元,则交易量每天1040元,这时候,a和b将市场烧饼上涨到2元,有些人听说烧饼在卖5元钱1个,看到市场烧饼只有2元时,赶快购买。
这样泡沫经济产生了。
烧饼一下子做不出来,就购买远期饼。a和b一方面增加做烧饼(每天达100个或更多)。
另一方面卖远期烧饼,还做起了发行烧饼债券的交易,购买者一是用现金购买,还用抵押贷款购买。——融资,金融介入
有些人想购买,既没有现金,又没有抵押品,a和b就发放次级烧饼债券。并向保险机构购买了保险。——次级债券为次贷危机播下种子
某一天,发现购买来的烧饼吃也吃不掉,存放既要地方,又要发霉,就赶快抛售掉,哪怕价格低一些。——泡沫破裂
金融危机就这样爆发了。烧饼店裁员了(只要每天40个烧饼就可以了)——失业;
烧饼债券变废纸了——次贷危机
抵押贷款(抵押品不值钱)收不回,贷款银行流动性危机,保险公司面临破产等——金融危机。
故事四:
俺们这个村,以前有种菜卖菜的、有养猪卖肉的、有种粮卖大米的、有种果树卖果子的、有开厂生产家电的、有村长修房卖房的。
其中,种菜的种2万斤能卖2万元。养猪2千斤能卖2万元。种粮卖大米的1万斤能卖2万元。种水果5千斤能卖2万元,开木材厂的一年也能能产5万元。
村上的铺子价格也合理,一年房租几千块,不管是卖菜的,还是卖肉的都能接受,都有自己合理的利润。
总之这个村应有尽有,一直能保持平衡发展,大家各司其职、各尽其才。产品互相买卖,有肉、有饭、有水果吃、有家电用、有房子住。
日子一天比一天过得的好,余钱也一天比一天多。
但是,突然有一天来了一个建房子的,在村子里修了很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