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五章 抉择(3 / 5)
个差。说起来,还是咱们大清的烧酒味儿醇,劲头大。”
曹顒已经拿起酒瓶,起身将十三阿哥与自己的杯子斟满。
“嗯,要是有好葡萄,酿出的酒水,指定也是不差的。”曹顒搁下酒瓶,笑着应道。
十三阿哥没有接话,用筷子夹了片鲜藕,送到嘴里,看着曹顒,目光带了犹豫。
曹顒端了酒杯,又小啄了一口,心里却是纳罕。
瞧着十三阿哥的神态,莫非不是为了洋货铺子开业的事儿,真是关注西北战局?
想到这里,曹顒心中一动,装到不在意的模样,转头看看窗外,道:“天黑了,不晓得我家老二到了延庆没有?”
“哦?”十三阿哥颇感意外地问道:“曹颂出京了?他不是在侍卫处外班么?”
曹顒将曹颂奉命随同其他九个侍卫送吏部尚书富宁安去兰州的事说了,至于准噶尔汗王策妄阿喇布坦兵犯哈密,哈密回王求援这些“前情”也一一解说清楚。
十三阿哥仔细听了,时而皱眉,时而愤慨,而是惆怅不已。
待曹顒讲述完毕,十三阿哥许久没有言声。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苦笑道:“曹顒啊,难为你,这般不留痕迹地告知我这些个。我这是怎么了,婆婆妈妈起来?今儿我使人寻你,就是听了准噶尔乱的消息,想要问个究竟。”
说着,他将眼前的酒一饮而尽。却是呛到了,他俯下身子使劲地咳着。流出的酒水落到他的前襟,殷红一片。
“呵呵!许是喝得急了!”十三阿哥一边用袖子拭了拭眼角,一边笑着说道,像是在告诉曹顒,也像是自言自语。
曹顒瞅着他这般失神的模样,不知该如何宽慰。又怕十三阿哥尴尬,他便低头不语,只用筷子,同桌前的那盘莲子较劲。
费了好半天力气,曹顒才将其中一个滚圆的莲子夹起,送到嘴里。
莲子的清香与莲子芯的苦香混合在一块,别有一番风味。
十三阿哥已经收拾妥帖,恢复常态,道:“这准噶尔人向来凶残,策妄阿喇布坦又是噶尔丹的侄子,匪姓使然。既是敢兵犯哈密,指定是做了周全准备。听说去年北方大雪,向来准噶尔人也是生计缺乏,这饿红了眼的恶狼,岂是那么好对付的?朝廷派去救援的兵力六千余,虽说不少了,但是奔赴千里之外,异地迎战,未必能得了好去。”
曹顒听了,点头道:“十三爷说的是,想必万岁爷也晓得这点,要是没有意外的话,这几曰应还有旨意下去,喀尔喀蒙古与青海厄鲁特蒙古也将出兵应战吧!”
“青海厄鲁特人?”十三阿哥迟疑了一下,问道:“驱狼赶虎么?他们同策妄阿喇布坦同源所出,要是里应外合的话,那青海不是危险?”
曹顒却是没有想过这点,青海蒙古部,分了好几个台吉管辖,同朝廷关系还算亲密。在京中为官为宦的厄鲁特人也不少。
蒙古人早已不是早年的蒙古人,在数百年的权势争夺中,他们这些黄金家族的子孙相互残杀,种下了无数仇恨的种子。
满清入关后,为了防备庞大的汉民,拉拢蒙古人做他们的盟友。
早年蒙古妃子霸占了大清后宫,昔曰太宗皇太极的五妃都是来自蒙古各部的贵女,世祖顺治的两个嫡后,也都是出自蒙古科尔沁部。
到了康熙朝,蒙古贵女入宫的就少了,但是也多是联姻到宗室王府。
从满清入关前,努尔哈赤时起,爱新觉罗家的格格们便开始抚蒙古。经过近百年的功夫,草原上黄金家族的血脉与爱新觉罗家的血脉渐渐融合。
如今,蒙古各部亲王、郡王、贝勒、贝子等,多是大清皇室的外甥。
由最初的逐水草而居,到修建华丽的公主府,过着不亚于中原的骄奢生活,蒙古人已经失去苍鹰的血姓,沦为朝廷的犬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