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制度必须干净,职责必须明确(3 / 5)
赵骏说道:“我们完全可以把三司取消之后,设立工商部、财政部、民政部、交通部、自然资源部、税务部等等。工商部负责商业管理,财政部负责财政收支,民政部负责户籍人口,交通部负责漕运,资源部负责矿产,税务部负责赋税。”
众人互相对视,王曾迟疑道:“这样岂不是把原来的三司职能分出了六个部门?会不会导致冗官进一步加剧?”
“本来就冗官那么多了,放着那么多闲散官员,还不如给他们找点事做。”
赵骏乐道:“难道你们还真让我大量裁减官员不成?”
众人互相对视一眼,然后吕夷简第一个站出来义正言辞地说道:“陛下,臣以为知院之言,甚有道理,这官制必须要改!”
“不错,如今天下官员冗散居多,每年又有那么多门荫、进士,官职根本不够,多出来那么多部门,正好安置这些官员,对于我大宋来说,也是件好事。”
“臣完全赞同知院的想法,这简直是神人般的构思!”
“臣附议。”
诸多宰相们纷纷起身赞同。
开玩笑。
他们宰相们也是有自己的政治团体。
范仲淹为什么被反对?
还不是砸了天下官员的饭碗,所以才导致官员们群起而攻吗?
现在赵骏不仅没有裁撤冗官,还增加了那么多职能部门安置闲置的官员们,这对于他们来说岂不是一件好事?
所以既然涉及到自身利益,那又何乐而不为呢?
唯有范仲淹在旁边一头雾水。
怎么回事小老弟。
说好支持自己庆历新政,解决冗官问题的呢。
咋地又变卦了?
这么搞不是让自己为难吗?
范仲淹听到赵骏的“奇思妙想”,不由得用一种幽怨地眼神看向他。
不过他也知道赵骏可能是有别的想法,倒也没反对。
赵祯听到诸多宰相都同意,稍微沉吟了一会儿,便也点点头道:“嗯,大孙若是觉得这样能精简机构,提高行政效率,就这么办吧。”
赵骏就笑着说道:“那肯定是可以的,原来的部门本来就太臃肿,把职权细分明确,把责任划分清楚,对于行政效率有好处。”
“除了三司以外呢?”
赵祯想了想,试探性问道:“枢密院要不要改制。”
赵骏扫了他一眼。
显然军队是赵祯的底线。
虽然枢密院没有发兵权,但当时皇帝发兵需要经过枢密院。
由枢密院统筹士兵,装备以及粮草。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虽然发兵权在皇帝手里,但军队调拨也需要枢密院。
如果枢密院又被分权了,那皇帝的兵权也会受到影响,这也是为什么赵祯会关注的原因。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后面更精彩!
赵骏摇摇头道:“暂时不改军制,军队的问题太大,是一个比冗官还要麻烦的火药桶,一旦点燃,后果不堪设想。先把官制做好,再进行政治改革,最后再进行军队改制吧。”
“嗯,这样最好,也是稳妥的办法。”
赵祯听到赵骏并没有打算立即改革军制,心里的一块石头也算落地,便追问道:“难道只有三司要改吗?还有别的吗?”
“司法也要改,要做到司法独立,三权分立。”
“司法独立,三权分立?”
“是的。”
赵骏点点头道:“所谓的司法独立就是法律的制定权要独立出一个部门,三权分立是指审查权、缉捕权一个部门,审判权一个部门,监察权一个部门。”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