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赵骏只会更狠(3 / 5)

东汉到隋唐时期,门阀世家当道的年代,这些佃户就是门阀世家的奴隶,根本跑不掉。

然而大宋严厉打击奴隶制度,不允许限制人身自由,甚至都不允许提“奴”这个字,导致如果有佃户想要离开,地主不仅无法阻拦,甚至不敢阻拦。

因为以前的官府是站在地主那一边,佃户想逃走官府会派人去捉,而且地主手底下也有狗腿子,对佃户进行人身伤害以及圈禁乃至摧残。

但到了宋朝,经历了赵匡胤、赵光义、赵恒、赵祯四代废除努力制度,别说你对佃户进行殴打,就算是圈禁,也会被官府判刑。

特别是最近这些年赵骏更加强调人身自由的权力,严格督促地方官府严查这样类似的事情发生。

一旦知情不报,帮地主富户隐瞒,或者辖区发生比较严重的事故,丢官帽子都算是轻的。

这就导致地方官吏不敢在这件事上马虎,不再维护地主富户的利益,而是转而开始维护佃户们的利益。

若是有佃户遭遇到这样的事情,只需要报官,那地主轻则倾家荡产,重则坐牢流放,这一笔笔都能算是官员的政绩。

所以在新政下,面对佃户的大规模流失,很多地主都亏空严重。

要么把名下的土地转移给子孙,以此减少摊丁入亩的税务缴纳。要么被迫卖地,以至于田产日益减少。

十月上旬,苏州吴县木渎镇,镇西北姑苏山遥望,镇西南围绕着太湖东畔,良田千里,晚稻收割之时,金黄的麦穗在秋风中轻轻摇曳。

镇北有一座巨大的庄园,乃是吴县一大家族龚氏大地主龚旭宅邸。

吴县龚氏乃是当地望族,北宋年近出过七个进士,南宋时期也有不少官员子孙,如祖父移居苏州昆山的南宋官员龚明之祖上就是吴县。

不过当地望族归望族,并不代表每个人族人就过得好,龚氏家族内部田地被族中长者以及主脉族长等人占据。

其余支脉、庶出日子就不好过,比如龚明之的祖父就是被迫离开家乡,自立门户。

有不少底层族人就成为了主家的农奴、佃户、仆人之类。

龚旭大概五十上下,生得富态,穿着绫罗绸缎,他今天刚刚从城里回来,才下马车,就又听到了一个不好的消息。

又有几家佃户脱离了他们家,跑去城里官府的招聘处选择了成为官府的佃户。

这令龚旭的脸色变得非常难看。

便在他回到家中,稍稍歇息喝碗茶的功夫,忽然就听到了仆人过来禀报,说潘氏、王氏、张氏三个大家族族长过来求见。

龚旭就只好请他们进来。

“龚兄!”

三人进屋向他拱手。

“潘兄,王兄,张兄,你们怎么来了?”

龚旭起身回礼。

“还能是为了什么事?”

潘家族长叫潘识,表情一脸无奈。

“坐下说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

龚旭说道。

四人便坐下来。

奴仆一一给他们上茶。

等人走后,厅中就只剩下他们四人。

“龚兄,听说你上午去了城里,县衙那边怎么说?”

王氏族长王玮问道。

“唉。”

龚旭叹了口气道:“这是朝廷的死命令,县衙的熟人也不管用。”

“呸!”

潘识倏地呸了一口道:“那范仲淹还是咱们吴县的人,就这么祸祸咱们。”

“你们有没有去找范氏宗族?”

“找了,范仲淹自己出钱给他们贫困的宗族子弟买田土,他们又怎么会帮我们说话?”

“倒是没想到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