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 这就是政制院(3 / 4)

道:“走吧,去迎接百姓的欢呼。”

范仲淹抬起头,斜风细雨,城外人潮涌动。

他回到了马车上,队伍再次启程。

车队徐徐抵达了咸丰门外,卫士们早就用身体隔开了一条通道。

当队伍到了近前时,也不知道谁喊了一句:“范相公威武!范相公威武!”

“范相公威武!”

“范相公威武!”

“范相公威武!”

顷刻间就有其他人跟着喊。

现场的气氛顿时热闹了起来,百姓纷纷伸出自己的双手呼喊着。

“范相公,范相公!我们看报纸了,你收复了我们华夏故地,让中华统一,是民族英雄!”

“报纸上说你是我们的英雄!”

“我们的英雄!”

人们不断高呼着。

这些天来汴梁报纸对范仲淹的行为不吝赞赏。

很多社会名流,像欧阳修、鲁迅等人都纷纷写文章,夸赞范仲淹收复燕云的壮举。

普通百姓或许还意识不到统一的重要性,但经过报纸这么一渲染,情绪自然也就调动起来,才明白范仲淹到底做了什么样的事情。

他驱除了鞑虏,恢复了中华统一,并且也让大宋自此一跃成为如今东方最强的国家,恢复了汉唐雄风。

世人骄傲,骄傲便对范仲淹升起崇拜之心,于是听闻他回来,全都过来迎接。

范仲淹只好撩开车窗帘,向外招了招手。

他此时并未觉得高兴,只有心中沉闷,以及抑制不住的苦笑。

“大宋军神!”

“大宋军神!”

“大宋军神!”

人们对范仲淹的称谓不断地变幻。

有人向车队投掷鲜花。

满天花瓣飞舞。

香气四溢。

车队徐徐进城。

两侧楼上红袖招展。

不知道是谁请来了汴梁名妓。

她们高唱着“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彩带、花瓣随风飘扬,整个汴梁城的百姓,都仿佛像是在过年过节一样。

唯有车子里的范仲淹略微苦笑。

他知道收复燕云对于大宋来说意味着什么,如果类比的话,就好像后世新时代收复了宝岛一样。

如果真有那一天,恐怕全民载歌载舞,比过年过节还要热闹。

所以百姓们狂欢倒也没什么。

只是这样就把他放在了火上烤,颇有些烫屁股啊。

就在这坐立不安当中,车队徐徐靠近到了皇宫方向,远远的已经能看到后苑的拱辰门。

众人下了马车,等赵骏他们簇拥过来的时候,范仲淹埋怨道:“搞得场面那么大,这不是让我难堪吗?以后同僚们还怎么看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

赵骏大笑道:“老范,收起你那套功高盖主,咱们不兴这个。”

“官家可不会猜忌你。”

晏殊笑了笑道。

几个人已经走入了拱辰门,前方就是悠长的宫道。

范仲淹苦笑道:“纵使如此,同僚呢?”

虽然如今政制院已经不允许肆意诽谤同僚,打压有功之臣。

但问题这并非打压有功之臣的问题。

而是皇权下的原则性问题。

你功劳那么大,必然会引起满朝非议,哪怕朝臣们嘴上不说,可心里还是会想。

甚至就连他的亲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