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 一夜下西凉(3 / 5)

汉人身份,却在汉人面前得到了礼遇,至少也比在党项人当中要强得太多。

归义军众人随后就被安排洗漱、吃饭、休息。

而就在宋军入驻灵州的时候,委宁令哥那边也焦急万分,不断派人送信给宋军,希望能与宋军和谈。

跟野利部落不一样。

野利部落与嵬名部落结死仇,显然不可能再奉嵬名部落为主。

李令宁哥倒是想借助野利部落的力量重登西夏王的宝座。

奈何他做不了主,即便宋军没有过来,最后野利部落胜利了,他大概率也只能成为野利部落的傀儡。

而嵬名部落从李继迁时代就已经成为西北主宰,李元昊虽然死了,但委宁令哥作为李元昊的堂弟,同样也是李继迁的孙子,为李德明亲弟弟李德昭的儿子。

所以委宁令哥同样有继承权。

历史上李元昊死的时候,他的两个亲弟弟李成遇、李成嵬都已经早逝。

几个儿子要么被他杀了,要么练气功走火入魔死了,要么夭折了,就只剩下年仅一岁的幼子李谅祚。

为避免主少国疑,李元昊下遗诏让委宁令哥继承西夏皇位,只是被没藏讹庞给阻止,可见委宁令哥基本上就已经是除李谅祚之外的唯一继承人。

现在李元昊没了,委宁令哥当然不希望大宋过来摘桃子,把西夏吞并,因此坚决不可能投降。

但打又打不过。

他就只能尝试和宋军接洽,希望宋军能答应他们的议和,即便条件非常苛刻,哪怕是把边境大量城池拱手相让,也总比西夏灭亡强。

可惜的是他显然低估了宋军要覆灭西夏,收复整个西北地区的决心。

甚至不止是西北地区,包括辽国一部分领土,如阴山沿线的东西河套,也就是后世巴彦淖尔、包头等地,都要拿回来。

因此狄青只给了他两个选择——投降,或者灭亡。

见宋军态度强硬,委宁令哥之后表示又可以接受投降和归附,但希望能够保留他们的权力,担任大宋兴州节度使。

这无疑是想学李继迁。

表面归附,实际上是暗中发展实力,等兵强马壮或者大宋衰落的时候,再举兵割据一方。

但可惜的是狄青给他回复,说他无法给委宁令哥承诺,需要等朝廷的旨意。

委宁令哥则表示那就等大宋朝廷的旨意下达再看要不要归附。

显然他是想跟野利兀惟一样的想法。

也就是看看朝廷给的好处是不是足够,再做出选择。而不是先投降,再让朝廷安排。

这是主动权在谁手里的问题。

狄青可不会管朝廷会不会给他们最好的待遇,他只知道,朝廷要的是整个大西北,他们投降与否,都无关紧要。

如果三天之内委宁令哥没有回复的话,那么他就会亲自带着大军过去。

委宁令哥显然就没有野利兀惟那样的魄力。

见到宋军态度,那边仿佛陷入了沉默,三天期限迅速过去,最终也没有给出是否愿意归顺的答案。

十月十九日,这是宋军抵达灵州之后的第七天,其中前四天宋军略微休整,加上与委宁令哥通信,后三天则是给了委宁令哥考虑的时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后面更精彩!

但可惜的是委宁令哥显然做出了错误的抉择。

十九日清晨时分,宋军大队人马开始集结,灵州城外,乌压压的宋军骑兵组成了汹涌的潮,他们不穿甲胄,背着长枪。

有的用骆驼、马匹载重着车辆,车辆上面有些是粮草,有些是厚重的钢炮管。虽然不是那种两千斤的大火炮,却也是一二百斤的小钢炮,声势震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