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晋卦是明夷卦的综卦。(4 / 20)
于张扬而招致不必要的麻烦。
当然,对于《易经》的解读因人而异,不同的人会根据自己的经验与理解得出不同的启示,具体的应用与理解还需结合个人实际情况进行思考与领悟。
五、明夷卦的智慧:彖传、象传与十翼解析
明夷卦是《易经》六十四卦中的第36卦。
以下是对明夷卦的彖传、象传与十翼的解析:
彖传:《彖传》说:光明隐入地中,象征着“光明殒灭”(明入地中,“明夷”)。内具文明之美,外呈柔顺之德,就可以像周文王蒙受大难那样,躲过劫难(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文王以之)。“在艰难的时候有利于坚守正直的品格”,是说要把自己光明磊落的品德隐藏起来,即使是朝廷内部蒙受艰难的折磨,也要使自己的思想正直无私,就像正直的箕子那样渡过难关(“利艰贞”,晦其明也,内难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
象传:《象传》说:光明隐陷入地下,这种情况就是“明夷”(明入地中,“明夷”)。
君子用这一卦象蕴涵的道理来对待众人,就是以隐晦光明的方法,使自己的美德更加光明正大(君子以莅众,用晦而明)。
初九:光明陨灭时,向外飞翔要低垂着翅膀(明夷于飞,垂其翼)。
君子行走在路上,已多日没有吃饭了(君子于行,三日不食)。要有所前往,因为主人有责难之言(有攸往,主人有言)。
《象传》说:“君子行走在路上”,这是因为君子以仁义为本,在光明殒灭时不食俸禄(“君子于行”,义不食也)。
六二:光明殒灭,使左边大腿遭受创伤,此时,若能借助良马来拯救伤者,就会使其恢复强壮,可得吉祥(明夷,夷于左股,用拯马壮,吉)。《象传》说:六二的吉利,就在于他能柔顺地顺应事物发展的规律(六二之吉,顺以则也)。
九三:于光明陨灭之时在南方巡狩并实行征伐,俘获元凶首恶,但不可以过急行事,应当守正持固(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贞)。《象传》说:“南狩”的志向,是为了大有所得(“南狩”之志,乃得大也)。
六四:退处于左腹,深刻领会光明陨灭的内涵,然后才跨出门远走高飞(入于左腹,获明夷之心,于出门庭)。《象传》说:“退处于左腹”,这是为了获得“明夷”的真正意义(“入于左腹”,获心意也)。
六五:殷纣时的箕子处于光明殒灭时,其终得吉利就是因为他内蕴光明,坚守正道(箕子之明夷,利贞)。《象传》说:箕子在“明夷”时还守持着正直的品德,这说明六五内心的光明是不可熄灭的(箕子之贞,明不可息也)。
上六:不发出光明却带来昏暗,起初登临于天上,最终却坠落于地下(不明晦,初登于天,后入于地)。
《象传》说:“起初登临于天上”,其光可照耀四方之国“最终却坠落于地下”,这说明上六丧失了正确的法则(“初登于天”,照四国也;“后入于地”,失则也)。
总的来说,明夷卦阐述了在正义受到挫折、光明受到损害时,如何韬光养晦的原则。它提示人们在艰难困境中要坚守正道,隐藏自己的光芒,等待合适的时机。箕子的做法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内蕴光明、坚守正直,虽然身处逆境,但最终仍能获得吉利。同时也强调了在困境中不可急于求成,要保持耐心和坚定的意志。这些解析是基于传统的易学观点,不同的人可能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经验有不同的感悟和诠释。
《易经》的智慧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和包容性,需要人们在实践和思考中不断领悟。在实际应用中,也不应过分依赖卦象的预示,而应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同时,对于《易经》的理解和解释是一个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