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赞五代年号钱解析(4 / 5)
(追谥的武皇帝)李克用长子,唐光启元年十月癸亥(885年11月22日)生,后唐同光四年四月丁亥朔(926年5月15日),为流矢所中而崩,去世时实岁40岁半,虚岁四十二。李存勖在建国前夕励精图治,吞并了不少割据政权,一时间北方独大,但开国后却变得荒唐,不问朝政,宠信宦官,骄奢淫逸,搞得众叛亲离,最终在兵变中死去。
明宗李嗣源:本名李嗣源,即位后改名李亶,(追谥的武皇帝)李克用养子,唐咸通八年九月乙巳(867年10月10日)生,后唐长兴四年十一月戊戌(933年12月15日)崩,去世时实岁66,虚岁六十七。李嗣源在位8年,政治相对稳定,但后唐也没有一套完善的继承体系,内部因争夺皇位逐渐没落,公元936年,被后晋所灭。
闵帝李从厚:后唐明宗第三子,后梁乾化四年十一月庚申(914年12月17日)生,后唐应顺元年四月戊寅(934年5月24日)被杀,去世时实岁19岁半,虚岁二十一。
末帝李从珂:本姓王,后唐明宗养子,唐光启元年正月辛巳(885年2月11日)生,后唐清泰三年闰十一月辛巳(937年1月11日)自燔而死,去世时实岁52,虚岁五十三。
3. 后晋:
高祖石敬瑭:后唐明宗女婿,唐景福元年二月癸卯(892年3月30日)生,后晋天福七年六月乙丑(942年7月28日)崩,去世时实岁50岁半,虚岁五十一。石敬瑭本是后唐时期的大将,掌握河东节度使这一重要职位,他通过割让燕云十六州给辽国,并认耶律德光为父亲,以取得军队支持,从而夺得皇位,建立后晋,但后晋传到他儿子石重贵这里就被辽朝灭国了。
出帝(即少帝)石重贵:后晋高祖之侄,后梁乾化四年六月壬辰(914年7月22日)生,北宋乾德二年(964年2月16日—965年2月4日)卒,去世时实岁50,虚岁五十一。石重贵继位后,不愿向辽国称臣,导致辽军南下,后晋灭亡。
4. 后汉:
高祖刘知远:本名知远,即位后改名刘暠,唐乾宁二年二月壬申(895年3月4日)生,后汉乾佑元年正月丁丑(948年3月10日)崩,去世时实岁53,虚岁五十四。刘知远是后晋的河东节度使,当辽兵入侵时,他坚定地以后晋名义主持大局,身先士卒,充实军备,不久后辽兵北退,他定都开封,建国汉。但他死后儿子刘承佑统治不善,后汉只存在了短短四年。
隐帝刘承佑:后汉高祖第二子,后唐长兴二年三月丁卯(931年3月30日)生,后汉乾佑三年十一月乙酉(951年1月2日)被杀,去世时实岁近20,虚岁二十。刘承佑继位后,控制不了手下大将,又听信谗言,最终被郭威夺位。
5. 后周:
太祖郭威:唐天佑元年甲子岁七月庚寅(904年9月10日)生,后周显德元年正月壬辰(954年2月22日)崩,去世时实岁49岁半,虚岁五十一。郭威称帝后,总结前朝教训,制定了许多政策,如厉行节俭、吸纳人才、革除弊政、惩治贪腐、关注民生、发展农业等。
世宗柴荣:后周太祖之妻的侄子,同时也是后周太祖养子,后梁龙德元年九月丙午(921年10月27日)生,后周显德六年六月癸巳(959年7月27日)崩,去世时实岁近38,虚岁三十九。柴荣是个出色的政治家,在位期间使后周进一步发展,但他去世时,儿子柴宗训只有6岁。
恭帝柴宗训:后周世宗第四子,后周广顺三年八月辛亥(963年9月14日)生,北宋开宝六年春(973年3 - 5月间)崩,去世时实岁29岁半,虚岁三十一。柴宗训在位时,后周被赵匡胤的北宋取代。
待续
古籍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