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赞后晋货币政策(3 / 4)
思往昔,兴衰忆,意相连。货币之道,影响深远久留传。今朝再论旧事,智慧光芒闪耀,前路更明宽。共筑繁荣景,梦想永相牵。
《满江红·颂后晋货币政策》
后晋货币,风云起、哲思无限。政策定、权衡利弊,稳如泰山。价值调控谋发展,经济运行谱新篇。忆往昔、兴衰皆成史,心潮卷。
墨香溢,真理现,智慧显,光芒灿。看今朝、再研货币事,意兴盎然。历史经验为指引,未来前景更灿烂。共奋进、繁荣宏图展,豪情满。
以下是对这些词的诠释:
《沁园春·后晋货币政策》:这首词描绘了后晋时期货币政策的重要性以及其中蕴含的丰富哲理。通过对政策的分析和历史的回顾,展现出后晋货币政策在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以及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水调歌头·后晋货币政策赞》:此词表达了对后晋货币政策的赞赏和思考。强调了政策的调控和权衡,以及货币在经济风云中的作用。同时,也体现了对历史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许。
《满江红·颂后晋货币政策》:该词热情洋溢地歌颂了后晋货币政策,突出了其在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描述了货币对经济的影响,以及从历史中汲取的智慧和力量,表达了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以下是后晋两位帝王的详细介绍:
石敬瑭:
基本信息:石敬瑭(892年4月20日—942年9月11日),即后晋高祖,五代十国时期后晋开国皇帝,太原人,沙陀族。
出身及早期经历:他出身西域石国,朴实稳重,寡言笑,喜兵书。隶属李克用义子李嗣源帐下,参与后梁朱温与李克用、李存勖“梁晋争霸”,战功卓着。景福元年(892年)生于太原汾阳里,家里排行老二,崇拜李牧和周亚夫。时任代州刺史李嗣源器重他,将女儿嫁给他。李存勖听说他善骑射,把他提拔到身边,后李嗣源请求将他调往军中,李存勖同意,让他统领亲军精锐骑兵“左射军”。
主要战功:多次救李存勖和岳父李嗣源。如后梁贞明二年(916年),在和后梁大将刘鄩对阵时,率十几名亲军冲入敌阵,掩护李存勖后撤;后梁贞明三年(917年)李存勖、李嗣源与刘鄩战于莘城,他挺身苦斗,大败刘鄩;后梁贞明四年(918年)晋军和后梁大将贺瑰争夺黄河沿岸,李嗣源中埋伏,他率军殿后掩护撤退;梁晋大战于胡柳陂,他与李嗣源重整军队,杀得后梁军队损失殆尽;后梁龙德元年(921年),跟随李嗣源在德胜渡击败后梁大将戴思远;后梁龙德二年(922年),在胡卢套作战,他迎着敌军精锐,保护李嗣源撤退;后梁龙德三年(923年),他又保护李嗣源免于敌军袭击。同光元年(923年),他跟随李嗣源袭取郓州,虽被刀刺中仍保护李嗣源,最终占据郓城,接着平定汴水,灭掉后梁宗室,助李嗣源建立功绩。
政治生涯关键事件:
拥立明宗:后唐同光四年(926年),在赵在礼兵变魏博时,李嗣源被派去镇压,到魏州时自己军队也兵变,请求李嗣源在河北称帝。李嗣源起初想只身回去向李存勖说明真情,石敬瑭极力反对,建议趁势迅速南下攻占汴州,李嗣源醒悟后派他先行,石敬瑭占领汴州,后李嗣源进入洛阳称帝,石敬瑭因功被加封诸多官职和名号。
建立后晋:后唐末帝李从珂即位后,拜石敬瑭为河东节度使,封赵国公,君臣相互猜忌。清泰三年(936年),石敬瑭起兵造反,被后唐兵马围困于太原,遂向契丹求援,割让幽云十六州,并甘做“儿皇帝”。随后在契丹援助下,称帝灭后唐,定都汴梁,改国号为“晋”,史称后晋。
去世:天福七年(942年),忧郁成疾去世,时年51岁,庙号高祖,谥圣文章武明德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