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赞“重和通宝”(3 / 3)

历史背景和可能涉及的典故:

年号更迭的故事:宋徽宗于1118年11月将年号由政和改为重和,但不久后因辽天祚帝将辽兴宗的年号重熙改作重和,导致两边年号重名。于是宋徽宗又在1119年2月改元宣和。重和年号仅用了三个月,不过宋徽宗仍然为这个年号铸造了钱币,这使得重和通宝因铸时很短,存世极为稀少,成为北宋钱币中的名品。

时代背景相关典故:

宋徽宗的统治与政治乱象:宋徽宗在位期间,政治操纵在蔡京、童贯等人手中,他们结党营私,荼毒生灵。徽宗在奸臣的唆使下,对北方劳动人民进行残酷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还在江南搜刮奇花异石、金银财富,用“花石纲”运往京城。这种行为导致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例如,在河北、山东形成了以宋江等人领导的农民起义队伍,声势浩大,“横行河朔,转掠十郡”,使北宋几万名官兵不敢接近。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对统治者的不满。

宋金攻辽盟约:重和元年,宋金立下攻辽盟约。这一事件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具有重要意义,它影响了宋、金、辽三方的政治格局和军事态势。然而,宋朝在与金联合攻辽的过程中,也暴露出自身的军事弱点,为后来金兵南下埋下了伏笔。

钱币本身的特点与文化内涵:重和通宝铸造精美,钱文有篆、隶两种书体,且文字笔画匀称,与轮廓浑然一体,规整精致,足见铸工精良,匠心独运。其钱文在书法艺术上具有一定的价值,体现了当时的书法风格和审美观念。例如,无论篆书还是隶书,都保其方正风格,且隶书于平直之中见圆润,篆书于圆润之中显平直,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待续

古籍货币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