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六章反了,都反了(1 / 2)
长安,咸阳宫。 朝会时间刚至,秦皇突然出现在承天殿台上的龙椅前,黑色龙袍一甩,缓缓坐了下去。 被新提拔为太监总管花满楼,见状连忙高声道“陛下上朝,众臣见礼。” 朝臣齐齐行礼,高呼道“臣等拜见陛下,陛下寿与天齐,万寿无疆。” 自从秦皇突破天人长生境以来,朝词就由“万岁万岁万万岁”改了“寿与天齐,万寿无疆”。 毕竟万岁对天人来说,不但不是祝贺反而是诅咒。 待秦皇一句“众卿免礼平身”,朝臣站定后,太监总管花满楼再次尖着嗓子喊道“众臣奏对。” 站在前列的大司命,环顾了一下左右,向前一步,躬身行礼道“臣有奏。” 按理来说,第一个上奏的应该是丞相,其次为太尉,再其次才是身为廷尉的大司命。 可自秦皇重掌大权以来,一直都没有找到合适的人,担当重任,这两个位置自然而然,就空了下来。 当然,纵然有合适的人,秦皇亦不会在短期之内将其任命为丞相。 毕竟靠着这尊丞相之位,秦皇发往天下的招贤令,才会吸引力大增,顺利招揽了不少人才。 若没有了丞相之位这块肥美的肉,愿意上钩的鱼,可不见得会有这么多。 正是依靠招贤令,秦皇才能在短短两个月内,将胡亥留下的朝堂彻底清洗了一遍。 庸碌之辈被扫地出门,有才能且忠心之人,出入朝堂,卯足了劲,期望封侯拜相。 顺带的是,秦皇借机彻底掌控了朝堂,独断专行。 相较而言,,胡亥当了五年皇帝都没能掌控的朝堂,换成秦皇,只用了不到两个月。 秦皇看着大司命,何事低沉着声音问道“卿奏何事?” 大司命朗声道“近日臣手下打探得知,南越与齐鲁之地,皆有异动,似有乱臣贼子,欲作乱犯上。” “臣欲带人前往两地,缉拿叛党,还望陛下恩准。” 秦皇思忖了片刻,微微摇头道“天下乱了五年,民心思安,不必如此大动干戈,稍后朕下道旨意,命各地官员加强监察即可,卿就不必去了。” 大司命不知,秦皇难道不知如今南越与齐鲁之地,天人境扎堆,区区神魂境的大司命,过去跟送死有什么区别? 秦皇话刚落音,一名黑衣卫千户,匆匆赶到殿中,急声道“启禀陛下,南方传来急报,有人造反了。” 朝臣闻言一惊,如今天下承平,竟还有人敢公然造反? 秦皇面色平静说道“将话说清楚点,是谁造反了,南方现今形势如何?” 秦皇这份淡然,顿时将朝臣心中的惊慌,消弭的一干二净。 那名黑衣卫千户,亦安定了不少,喘了口气道“回禀陛下,造反者乃前龙川侯赵佗,此贼自称越王,先是蛊惑南征大营的秦军将士,得兵十万,又勾结异族蛮夷,以异族之民充入军中,共得二十万大军。” “贼子猖狂,趁着西南之地空虚,四处攻占城池,如今南云、西广以及东广三座行省,已尽数沦落于叛军之手。” 秦皇扫了殿内朝臣一眼,沉声道“众卿如何看待此事?” 一人当即从队列中大步踏出,单膝跪地,高声道“臣李信,愿领兵平叛,恳请陛下恩准。” 李信话还没落音,又有两人出列,抢着说道“臣司马杰,百里策,愿领兵平叛。” 紧接着,殿内武将全部喊道“臣愿领兵平叛。” 能列入朝堂的都不是傻子,到了这个时候,不管你想不想带兵平叛,态度是一定要表明的。 接着那些文臣开口了“天威不可犯,乱臣贼子,唯有不得好死,方能警示天下,臣恳请陛下派人平叛。” 其中一名文臣更是开口道“臣请陛下以廷尉为将,领兵平叛。” 此话一出,殿内所有武将,齐刷刷看着他,面露不善。 那名文臣不以为意,洋洋洒洒说道“启禀陛下,据臣所知,那赵佗乃宗师境武者。常言道,唯有宗师方能对付宗师,如今朝内,除却陛下,唯有廷尉大司命,是宗师境武者。” “陛下万乘之躯,自是不可能自降身份,领兵平叛的,故臣以为,廷尉才是最佳的平叛人选,还请陛下圣断。” 其余朝臣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