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投奔(3 / 4)
刘武之摇摇头,叹口气,从庞秀之手中接过酒杯,一饮而尽,拿着酒杯晃晃,道:“我的命苦,今天只能喝这两杯。否则被监军太监发现,又是啰嗦事。我只问你:丁家兵勇不愿打散,王将军却坚决不答应。你说如何处理?”
庞秀之定住身子想了想,道:“我猜王将军否决的理由暗含杀机,你要是不遵从的话,出了事情,反噬后果你承担不起?!”
刘武之点头:“然也。”
“那就没得商量了。”庞秀之道:“咱们兄弟们平时论事,除非密友谋局,都会心照,尽量避开敏感话题,省得落下把柄、到时招来后患。王将军则不然,他的话充满玄机,处处埋雷。你要不按他的意思来,没事也就罢了,如果出点事,你一百张嘴也说不清。我给你出个主意:这些兵勇不是都分给崔勋之他们吗?你按王将军意思做好名册,交给他们仨就完了。至于丁家人是留是走、崔勋之他们收不收到人…你就别过问了。”
说完,庞秀之也不给对方斟酒,只是自顾自举杯慢慢品着。
刘武之听了,思索几息,站起身,拱拱手,一声不吭离开。
过了两天,庞秀之收到消息:丁家及姻亲、同乡6000多人,离开滑台,向碻磝方向去了。
又隔两天,庞秀之在船上,远远望见刘武之在他那边大船甲板上舞槊,一招一式,不紧不慢。
庞秀之摇摇头:六七十斤的铜铁合金槊,你这么慢腾腾舞着,不累吗?
还是说,刘武之的兵器功夫练到出神入化境界了?
一收一发、收发之际牵动天地大势,隔空伤敌,无需原来那种雷霆万钧速度?
庞秀之观看一会,回自己船舱去。
此后每天,总能见到刘武之练槊。
这位心肠热忱、经常跟着王玄谟、帮他张罗杂务的将军,看来也不打算掺和太多事了。
……
这天一早,庞秀之、刘武之同时接到军令:到中军大帐议事。
现在所谓的“中军大帐”,就是指王玄谟的大船主舱。
只不过王玄谟喜欢这样称呼。
二人同时乘小艇过去,路上遇到崔勋之三位将军乘坐的小艇。
五人先后上了大船,彼此寒暄几句。
大伙心中都有点膈应:几万大军围住滑台城后,一仗都没打,就这么河面—陆地、陆地—河面串串门。
这是来搞宋军野练、滑台大团建吗?
五人进了主舱,向主帅王玄谟、监军太监郭维行礼。
落座后,大家都发现自己面前榻几上摆放着两个大梨。
王玄谟:“各位将军别客气,吃吧。这叫滑台大梨,是附近乡绅送来的。我和郭监军尝过了,味道真不错。请、请…”
边说,他边做手势,示意几人别拘谨,随意吃。
庞秀之拿起一个大梨,咬了一口。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皮薄肉厚,酥脆爽甜,水多而味不寡,满嘴生香。
真是好梨。
另外四人也动手试吃。
接着大家互相看看,一致交口称赞。
王玄谟:“今天传诸位过来,一是通报军情。萧帅把中路军、西路军、梁秦军的进展态势传过来了,让大家听听。二是先锋各营军情交流。大家说说近来情况、有没异动。这三嘛,就是尝尝这滑台大梨。据说这是当地特产,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梨树,产量还不小。老百姓吃不完、卖不掉,有些浪费。咱们既然驻军于此地,是否应该搞好军民关系,为百姓排忧解难?百姓最缺布匹,而咱们的军资中颇有剩余。本将军意思是,咱们拿军需布匹同老百姓换大梨,利用船运便利,将之运到彭城、健康,应该大受欢迎吧。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