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渗透(2 / 3)
大啊。”
“嗯?那就拆两颗带走,其他都无害化。”
随即,除了只会用炸药直接引爆水雷,这种粗暴方式的薯条君,开始负责警戒。
四名兵人各显其能,开始清除红海军舰队必经之路上的水雷。
其中看起来最接近蛙人排雷方式的,是水下爆破专家“狂热”。
特制水下焊枪,三下五除二,这些水雷便已经失去所有起爆触角,变成了废铁一坨。
过于游刃有余,但却只允许被带走两颗的“狂热”。
甚至有闲心,在将水雷无害化之后,将水雷外壳切割成镰刀锤子标志。
然后就地取材,用水雷中用于装填炸药的木头浮箱,做了一些小船,承载这些镰刀锤子标志。
但在这些小船将要在“诡术”引来的洋流推动下,漂向远方时,“狂热”又重新抓住了这些小船,
“感觉不太对,这样就好了。”
从薯条君的慈父工厂涂鸦中,截取了一些正经镰刀锤子标志配色的“狂热”,又掏出喷漆给这些标志整了个紫金配色。
排爆工作,看起来第二正常的则是“诡术”。
甚至,如果只看“诡术”,用特制工具,快速切断大量水雷锚缆的过程,“诡术”的排爆行动,算是几个兵人里,最接近正常扫雷艇的。
但随即,这些漂浮到水面,但仍能爆炸的水雷,就在某种玄学力量下,被一股精确而有力的洋流,带动着漂向了康斯坦察,与“狂热”的艺术创作,组成了一支危险的花灯船队。
继续阅读
和上面两个,至少方法正常的兵人不同,当排雷工作来到“坚壁”与“射手”这里时,就变的有点“心惊肉跳”了。
首先是一身巧劲的“坚壁”,直接对着水雷抡起了锤子。
精确的重击,让水雷暂时进入保险状态。
随即“射手”在恰当的时间,通过水下步枪射断锚缆,让水雷无法再次通过系泊拉力进入武装状态。
两人的熟练配合,为水雷花灯船队,又添加了一些看上去一切正常,但完全无法起爆的水雷。
最终对于红海军舰队,靠近康斯坦察港威胁最大的水雷阵,在罗马尼亚人暂时回港的间隙,被解决了。
而由于工作是趁着夜色进行,再加上几乎没有水面目标存在。
就连时刻警惕雷区方向,准备拉响警报的罗马尼亚海岸监视哨所,都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水雷已经长腿跑了。
(一些解释:
1、SBS英国海军陆战队特别舟艇中队。
这支部队在二战时期,是英国哥曼德突击队(英国特种部队前身、世界特种部队先驱)的组成部分,《战地5》单人剧情第一章单枪匹马,就是讲述这支部队的故事。
当然他们更有名的行动是划着橡皮艇,参加1942年突袭波尔多港的行动。
使用橡皮艇执行海上渗透作战的他们,是真的实现了,日子不过国末期,小船搏大船的想法。
2、六方石炸药(Hexanite)
是德军为了缓解TNT供应不足问题,开发出来的代替品,由60%TNT和40%六硝基二苯胺组成(重量比例)。
但由于该类炸药威力不如TNT,因此主要被用于装药较大的水雷、鱼雷等武器。
3、对于系泊式水雷,这种最常见的水雷来说,只有处在合适水深,才能威胁船只。
因此扫雷艇,这种设计吃水极浅船支的工作方式就是,凭借自身不会触发,布置在较深处针对大船水雷的优势,使用拖拽的切割装置,将水雷锚缆割断。
使得依靠浮力,系泊力平衡在固定深度的水雷,失去大海的掩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