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地狱开局(3 / 4)

能并不合适。

但考虑到其实际牵制的苏军部队,合计有70多万人,将他们排除在苏德力量对比之外,并不合适。

而与这些部队对抗的西部边境苏军,约有253万人,并且其中有30万人是刚刚入伍,缺乏训练的新兵。

所以哪怕不考虑,此时苏德双方巨大的士兵素质差距,苏军在整体兵力上也毫无争议的处于劣势。

而这一情况如果具体到西方面军,将更为糟糕。

因为即使将属于西北方面军的第11集团军,算入西方面军中,西方面军的兵力也只有当面德军的不到一半。

甚至这还不是最糟糕的,因为如果将视角缩小到,正面抵挡德军两大装甲集群的苏军部队。

我们就会发现,挡在第3装甲集群,第一梯队10个师,26万5千人面前的苏军部队,只有第11集团军的三个师,3万余人。

而挡在第2装甲集群,46万德军部队面前的,苏军第4集团军只有7万余人,其中布置在古德里安突击路线上的部队,同样只有3个师,2万多人。

在如此兵力劣势下,即使不考虑,西方面军甚至没有在坦克与飞机数量上获得优势的情况。

西方面军想要挡住,德国人蓄谋已久的攻击,大概也只有使用“~”键,召唤控制台才能做到了。

(一些解释:

1、东线损失占据了二战德军总损失数的接近8成

数据来自,奥菲尔曼斯的着作《Deutsche milit?rische Verluste im Zweiten Weltkrieg》(《德意志武装力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损失》),该书指出,东线德军战场死亡数占到了二战德军战场总死亡数的78.6%。

而该书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联邦防卫军军事历史研究所,历史学家领头人Wilhelm Deist钦点的,与德国官史(《德意志帝国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互相关联的研究项目,有官方的资金支持,事后收录于军事历史文献集,是真正意义上的官方研究。

具有权威性。

2、320万6千人的德军兵力

该数字并不包括武装党卫军,与北极战线的部队。

而如果加上这些,德军在东线投入的总兵力将达到342万人,占其总兵力的87%。

因为,部署在其他战线,包括西线,非洲,中东,巴尔干等地区的德国陆军,一共也只有50万人。

3、德国陆军后备军

包括军区司令部,行政,经济机构,本土警卫队,预备队,入伍新兵,见习部队,军校人员,一级、二级后备兵。

继续阅读

其主要任务是训练部队,培训干部,并为前线补充兵力,装备与物资。

其中的训练单位在苏德战争初期,可以为每个东线德国野战师,提供约6000人的补充兵源。

虽然这一数字,在考虑德军3:1的后方一线兵力比后,可以直接提供给一线的兵力并不多。

但仍然让德国陆军认为,其足以弥补苏德战争的损失,并根本没有打算进行更广泛的动员。

PS,战前德国后备军总数约120万人,其中100万被投入东线。

4、仆从国牵制的苏军

包括南方面军第9集团军大部(罗马尼亚对面),西南方面军第12集团军(匈牙利对面),西北方面军第14、第7、第23集团军(芬兰对面)。

5、苏军的253万人

包括了防空部队,后备训练部队,边防军,内卫部队。

而如果将其中的防空部队与后备训练部队,这些被德国人统计在空军和后备军中的部队去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