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同胞兄弟难相容 未婚夫妻中情蛊(2 / 3)

屈服于你,而是对当今共主的尊重”。众首领见伏牺尚且如此,纷纷起身行礼。里牺在末位增设一席,请康回入宴。康回很是不满,挑剔道:“吾乃上邦公子,岂能入坐末位?”里牺曰:“凡事都有先来后到,在坐之人皆是我们的客人,座次已定,岂能因尊卑而更改?”康回正要发作,义节赶紧上前圆场,劝道:“事有先来后到,人须论资排辈,弟岂敢僭越兄之上?”遂将自己的席位与康回调换,康回闷闷不乐的入宴。本来一场喜庆的欢宴,因为这个不速之客的到来,弄的气氛紧张,最终不欢而散。

且说伏牺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园,漫步在双洎河畔,此处见证了他们兄妹俩的成长,有太多美好的回忆。伏牺面对清澈见底的河水,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幅美好的画面。此处之所以被称为双洎河,不仅因为它是溱水洧水的汇合处,更因为它是当地部落之间少年男女约会的地方,有华胥部落的,也有别的部落的,只要两情相悦,便在此互吐心声。这条美好的双洎河,不知成全了多少有情的眷属,所以也称为两仪河,取自阴阳交合之意。早在儿时,伏牺和里牺便常到此处玩耍,他们曾在此处抛弃了恶魔的蛊果,却得到了金身正果。也正是当年在此处的一场歌舞宴会上,里牺吸引了高傲的海皇子,从此造成了无休止的纠纷。

正因为此处有他和里牺太多的故事,所以无论距离有多遥远,也不能阻隔他对双洎河的向往,无论岁月如何流逝,也无法抹灭他对双洎河的记忆,哪怕是在琴声的意境之中,他仍然下意识的来到了双洎河畔。伏牺沉醉在美好的回忆之中,脸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也不知何时,里牺来到了他身后,见他望着河水发呆,喊道:“哥,原来你在这里”。伏牺回过神来,笑问:“你怎么知道我在这里?”里牺笑道:“因为这里是我们儿时的乐园,有太多美好的回忆”。伏牺感慨万千道:“是啊,这条双洎河见证了我们的成长,也造就了我们的功业”。里牺意味深长道:“天下就要统一了,但愿我们的家园越来越美好”。

伏牺叹道:“可惜我回不来了,不久之后,你也要离开了,我们都热爱自己的家园,却又不得不离开,人生在世,有时真的身不由己”。里牺安慰道:“你受命于天,普天之下都是你的家园,我向你保证,等共主百年之后,我会劝义节把共主之位让给你的,那样的话,我和素女就可以一起辅助你了”。伏牺见妹妹如此深明大义,深受感动,拒绝道:“我不在乎天下共主的虚名,我只在乎我妹妹的幸福,在乎芸芸众生的幸福,你是共主的儿媳,将来继位是名正言顺”。里牺还想再劝,刚好华胥派人叫他们回去。不久,各部首领纷纷辞别里牺,各自返回南方,风强也返回东岳。伏牺因政务繁忙,只得依依不舍的拜别母亲,与素女回罗奉去了。

且说伏牺离开之后。里牺心神恍惚,忧虑伤感,如今他们都是一方首领了,这就意味着他们正式分道扬镳了。若是在以往,无论面对多大的艰难险阻,里牺从不害怕,因为有伏牺和她共同面对,一旦失去了伏牺,里牺仿佛失去了精神支柱,而往后的困难会越来越大,义节虽然有一颗赤诚之心,可他毕竟是一介凡人,即使有心为她分忧,也是无力办到的。想到这些,天不怕地不怕的里牺,此时也显出了柔弱的一面。且不说未来的劫难有多大、有多少,光是眼前的形势就让她伤透了脑筋,一旦与义节成亲,当今共主便会传位给自己,自己成了天下共主之后,难道要伏牺对自己伏首称臣吗?此时五分天下,伏牺已居其四,即使伏牺愿意称臣,那风兖氏会愿意吗?中原各部、东方各部、西方各部、南方各部会愿意吗?

如果劝共主传位给伏牺,那更不现实,首先共主不可能传位给外姓,即使共主同意,康回也不会同意,满朝文武也不会同意,北方各部也不会同意,甚至华胥部落都不会同意。正所谓形势逼人,在此错综复杂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