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岁露论 第七十九(3 / 6)
位置,如果这一天有风雨,那么风雨是从南方来的,就是虚风,会伤害人。如果风雨在半夜到来,百姓都在睡觉而不会触犯它,所以这一年百姓生病的就少。如果风雨在白天到来,百姓懈怠懒惰而都被虚风所中,所以这一年百姓生病的就多。虚邪侵入人体而不发作于外,到立春这一天,阳气大盛,腠理张开,因为立春这一天,风从西方来,百姓又都被虚风所中,这两种邪气相互搏击,经气郁结交替,所以凡是遇到这种风又遇到这种雨的人,就叫做遇到岁露。如果这一年气候调和,贼风较少,百姓就少生病少死亡。如果这一年贼风邪气多,寒温不调和,百姓就多病多死亡。
黄帝说:虚邪之风,它伤害人的贵贱情况如何,怎样观察呢?少师回答说:正月初一,如果太一在天留宫,这一天刮西北风,不下雨,人多死亡。正月初一,清晨刮北风,春天,百姓多死亡。正月初一,清晨刮北风出行,百姓生病的占十分之三。正月初一,中午刮北风,夏天,百姓多死亡。正月初一,傍晚刮北风,秋天,百姓多死亡。整天刮北风,大病死亡的占十分之六。正月初一,风从南方来,叫做旱乡;从西方来,叫做白骨,国家会有灾殃,人多死亡。正月初一,风从东方来,掀翻房屋,扬起沙石,国家会有大灾难。正月初一,风从东南方刮来,春天会有死亡。正月初一,天气温暖而没有风,粮食价格低,百姓不生病;天气寒冷而有风,粮食价格高,百姓多生病。这就是所说的观察岁时之风,伤害人的情况。二月丑日不刮风,百姓多心腹病;三月戌日不温暖,百姓多寒热病;四月已日不炎热,百姓多黄疸病;十月申日不寒冷,百姓多暴死。所有所说的风,都是掀翻房屋,折断树木,扬起沙石,使毫毛竖起,使腠理张开的风。
(三)灵枢第79章 岁露论 第七十九梗概,主题思想,经典情节概括,经典诗句及经典典故:
1. 梗概:
开篇黄帝询问岐伯,夏天伤暑后秋天易病疟且疟疾发作有时间规律的原因。岐伯解释,暑虐之邪从风府穴侵入人体后沿脊背下行,卫气一日一夜大会于风府,而后每日下行一节,因邪气先客于脊背,随着卫气与邪气相遇的时间变化,疟疾发作时间也相应改变。疟疾深入内迫五脏、横连募原后,因距离体表远、气行迟,不能每日发作,会蓄积到次日发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
接着黄帝询问卫气日下一节后不再经过风府,为何疟疾还会发作,岐伯指出风府位置不固定,卫气所到之处腠理开,邪气停留的地方就是发病所在。随后黄帝问到风邪与疟疾的异同,岐伯说明风邪常留肌表致证候持续,疟气随经络深入,卫气与之相应才发作。
之后黄帝向少师询问贼风邪气侵入人体的条件,少师表示贼风邪气侵入不固定时间,但必趁人腠理开时,腠理开时邪气入深则发病急,腠理闭时邪气入浅则发病缓。黄帝又问寒温适且腠理不开时为何有人会突然发病,少师说人与天地日月相应,月满时人体气血盛、腠理闭,遇贼风邪气侵入浅;月亏时人体气血虚、腠理开,遇贼风邪气侵入深且发病急。
再后黄帝询问暴死暴病的原因,少师提出“三虚”“三实”的概念。“三虚”即乘年之衰、逢月之空、失时之和又被贼风所伤;“三实”则是逢年之盛、遇月之满、得时之和,此时虽有贼风邪气也不能危害人体。
最后黄帝询问每年众人同病的原因,少师说可通过冬至日太一的位置以及风雨的情况来观察,风雨从南方来为虚风会伤人,半夜风雨至百姓少病,白天风雨至百姓多病。还提到了正月朔日不同风向对人们健康和国家的影响,以及不同月份的异常气候与百姓疾病的关系。
2. 主题思想:
该篇主要探讨了天文气象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强调了人体与自然界的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