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桂城白龙灵山镇(2 / 3)
已经不在人世。 唐贤是妖,死后还可再转世投胎。 而胡仙儿本就是鬼体,如果再次死亡,也只有魂飞魄散。 疼,心里揪心疼。 在这个世界,唐贤与胡仙儿、惜缘三人,是自己亲人。 经历过前世今生的胡信,在意的是情缘,并非血缘。 父母给予自己的,是血缘。 父母从小将自己抛弃,二世为人的胡信,对父母没有一丝怨念是假! 有血缘关系的亲人,不一定比有情缘的亲人还要亲近。 反而,一些有血缘关系的亲人,借有这层关系不断向亲人索取,并觉得理所应当。 而一些没有血缘关系的亲人,因感恩而互相扶持。 前世有一句俗语:“生母没有养母大”。 前世,一些子女,为了继承父母遗产,在父母病重时,节约治疗费用,放弃治疗,甚至提前拔掉氧气,将本可治疗好的父母接回家等死。 而一些养子养女,为了报答养父母,倾家荡产,也要给身患绝症的养父母续命。 忤逆之人,必有恶报,有报己身活着时,也有报应在死后。 也有报应在子女身上。 所谓:“积德行善” 积德,做好事积福报。 孝顺:百善孝为先,只有孝,家里才会顺利。 积德行善之人,一时看不到回报,但因福德深厚,在应自身同时,也会应后辈子孙。 而应在子孙身上的,叫阴德。 胡信此时需是心痛自己失去亲人,但也是提得起放得下之人,他将窗台上米粥端上,慢慢喝了起来。 在喝粥同时,他也在打量青年男子高明。 见高明二十来岁,一脸正气,五官端正,确面色苍白,又看向古色古香,但确略显破败的古屋,胡信不解了。 看面相:高明天庭饱满,本不该是贫穷之命。 恰在此时,门外响起一清脆悦耳的少妇声:“大兄弟醒了?” 一阵狂风卷入,随着声音,一清秀干净的少妇,手挎竹篮走了进来。 而此女眉清目秀,需说衣衫破旧,确干干净净,落落大方,大家闺秀风范展露无遗。 “咯”一声鸡叫,胡信看向竹篮里一只麻黑母鸡。 “内子:黄韵玲” “这是古月兄弟”高明怜爱看向少妇介绍道。 “嫂嫂好” 胡信见黄韵玲也是富贵相,而她们夫妻二人一看就是恩爱有加。 为何会如此贫困。 农村人,也不讲究,高明搬两张矮木凳,来到房间里坐下道:“古月兄弟,你嫂子看见你快醒来,熬好粥后,她去娘家借一只鸡来给你补补身体。” 听见如此话,胡信心酸起来。 吃一只鸡,也要去借,可见其贫困程度。 高明家这里,山清水秀,本应该是风水宝地才是。 而二人面相,也是富贵相。 为什么会如此贫困。 关键是,二人不但夫妻恩爱,同时也行善积德。 自己此时一身破衫,犹如乞丐。 而二人不但不嫌弃自己,反而对自己照顾有加。 如果没有二人相救,估计自己早就没有命了。 听见高明介绍,自己是在他赶集时,在路边救回。 而从窗户看向窗外,外面郁郁葱葱,古树参天,明显是在大山下。 而这个世界,比前世世界灵气充足,有山之地,必有野兽出没。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何况是救命之恩。 胡信看一眼座下的夫妻二人道:“哥哥、嫂嫂,我出去走走。” “你身体才恢复一点,应多休息才是” 黄韵玲阻挡道。 高明夫妻需说贫穷,但确贤惠好客。 只有经历过贫困日子之人,才能体会,人在落难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