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 费茶(1 / 2)
由老县令带着的这些德高望重老者们来到后堂放银子的地方,金灿灿银晃晃的堆满这间空着的大屋子。 大大小小二十堆,每一堆上都贴了封条,而且写了谁谁家挖出来的。 屋子里除了银子,另外也有县衙的捕快和衙役们。 “诸位辛苦了。”老县令一进门就拱手。 捕快衙役们赶忙弯腰行礼,老县令的德行和威望还是在的。 老县令和几大家族的老人们迈着有些慢,但仍然很坚定的步子,绕着金银珠宝走了一圈。 众人都有些沉默,稍倾,老县令道“恐怕不下三十万两吧。铁头帮真有钱呐。” 王家老太爷道“铁头帮劫一百两,估计至少要给这些人五十两。” 李家老太爷喝口茶,道“也就是说,百姓们被抢一百两,有五十两其实是县衙抢的?” “嗯可以这么说吧。”老县令不情愿但又很无奈的点点头。 捕头大人在旁边实在听不下去,拱手道“诸位叔伯可不能这么说。在剿匪这件事上,咱们县衙确实有很多做的不到位的地方,但我们也不想啊,这么多次剿匪都无功而返,实在是咱们兵力太少,土匪太狡猾了。这次剿匪,县尊大人至今还躺在床上,诸位都是亲眼所见的。” 老县令轻叹一声“若不是有这么些蛀虫,县尊大人又怎会差点命丧在山上?” “可见,咱们巴中城最可怕的,不是那山上的土匪,而是县衙里勾结的土匪的人。他们表面上正义凛然,暗地里却坏到不能再坏。”王家老太爷叹道。 这天晚上,岁数已经不小的这些长者们,睁大眼睛,就着县丞命人送来的好茶和精致点心,就在后堂守着。 这些长者们,虽然一夜不能睡觉,但他们心里都很高兴。因为他们以年迈之身,还能为百姓做点事情,还能为肃清吏治贡献那么一点哪怕一点点的力量。 这一夜喝着茶,他们聊了很多。都是大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今晚脱了鞋躺上床但却不知明早是否还能起来穿的上。对于很多事情,都 看的很淡了。尤其是关于功名利禄,到了这一大把年纪,就算是位列公卿,那又怎么样?多走几步就喘了,到哪都要带个拐杖,再也不能健步如飞 这一切就像一根绳索套在脖子上,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紧,直到最终断气的那一刻。 所以都这时候了,很多以前看不开的事也就都能看开了。 这一屋子的金银珠宝,在他们看来,跟一堆土其实没什么太大区别。 但到这时候,并不是说他们就没有在意的事了。他们开始在意一些与功名利禄无关的事。比如说,未来。 家族的未来,老乡的未来,甚至整个大宋的未来。 家族的未来会是什么样?是衰败倾颓,还是繁荣兴盛?死后多少年后,他们的家族会开始破落?他们的孙子重孙后代流落在街头,端着破碗向来来往往的人乞求? 而大宋的未来是什么样?是继续强大下去,还是渐渐变得弱小?弱小到无数铁蹄冲破国门,冲破一座座城门,马蹄践踏在子孙后代的身上,刀剑劈砍在子孙后代的身上? 想想都已很可怕。 所以他们开始害怕这些东西,他们已然快要离开人世,他们再也不怕被刀剑加身,再也不需担心没吃没穿。 可是未来,子孙的福祉,是仅有的能刺痛他们的。 因此,他们在意一些在很多人看来,不切实际的东西。 比如正义,比如尽职尽责,比如一心为民 “到今日才知道,当初咱们以为不切实际的那些东西,才是最实际的东西。” “曾经我们嗤之以鼻的,才是最后我们关心的。” “总要等到最后,亡羊补牢,为时未晚还是为时已晚,我们是看不见了。” 精致的小菜,一壶茶。 小菜是巴中城最好酒楼供来的,这壶茶是县衙最好的茶,是用来招待上级下来访查时为大人们准备的。 菜都没动,倒是茶已经喝了三四壶了。老县令忽然笑道“坊间传言汹汹,我总觉得有些蹊跷,你们看呢 ?” 王家老太爷道“正所谓无风不起浪,这些银子,那二十个人就是最好的证明。传言能传出来,必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