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鸡鸣狗盗:旁门左道,各显神通(2 / 4)

对他的才能极为欣赏。他认为孟尝君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如果能为秦国所用,必将对秦国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秦昭襄王也对孟尝君来自齐国有所忌惮,担心他会为齐国谋取利益,对秦国不利。这种复杂的关系,为“鸡鸣狗盗”事件的发生埋下了伏笔。

二、事件经过

(一)受邀入秦:机遇与风险并存

公元前 299 年,孟尝君受秦昭襄王之邀,踏上了前往秦国的征程。秦昭襄王派遣特使,带着丰厚的礼物和诚挚的邀请,来到齐国。孟尝君深知秦国的强大,也明白此次出使秦国充满风险,但他还是决定前往。他认为这是一个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也希望能够为齐国谋取更多的利益。

孟尝君带领着一众门客,踏上了漫长的旅途。一路上,他们历经艰险,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他们到达了秦国的都城咸阳。秦昭襄王亲自接见了孟尝君,对他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孟尝君也向秦昭襄王表达了自己的敬意和诚意,希望能够为秦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继续阅读!

(二)遭秦王囚禁:陷入绝境

然而,当孟尝君到达秦国后,事情却并没有如他所愿。秦昭襄王在大臣的劝说下,改变了主意。大臣们认为孟尝君是齐国的贵族,若担任秦国丞相,必然会为齐国谋利,对秦国不利。于是,秦昭襄王将孟尝君软禁起来,企图寻找机会除掉他。

孟尝君陷入了绝境,但他并没有放弃希望。他深知自己必须尽快想办法逃脱,否则性命难保。他开始思考各种逃脱的方法,并与门客们商议对策。门客们纷纷献计献策,但都没有找到一个可行的办法。孟尝君感到非常绝望,他不知道自己还能坚持多久。

(三)门客救主:鸡鸣狗盗显神通

1. 狗盗偷裘

孟尝君托人向秦王的宠妃求救。宠妃提出条件,想要一件银狐皮衣。这件银狐皮衣是孟尝君之前献给秦王的礼物,天下无双,已被秦王藏在内府库里。

此时,孟尝君的一位门客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位门客擅长偷盗之术,他在夜里潜入王宫的内府库。王宫的守卫森严,戒备重重,但这位门客凭借着敏捷的身手和过人的胆量,巧妙地避开了巡逻的卫兵。他学狗叫骗过看守,成功偷出了银狐皮衣。

孟尝君将皮衣献给宠妃,宠妃在秦王面前美言几句,秦王终于同意释放孟尝君。

2. 鸡鸣开城

孟尝君拿到过关文书后,急忙带领门客连夜逃离秦国。他们马不停蹄地赶到函谷关时,正值半夜。依照秦国的规矩,关口要在鸡叫的时候才能开关放人。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另一位门客发挥了他的特殊技能。这位门客擅长学鸡叫,他学起鸡叫,引得附近的公鸡全都叫了起来。守关的兵士以为天要亮了,便开了关门,孟尝君等人得以顺利出关。

三、事件影响

(一)对孟尝君的影响

1. 成功脱险,更加重视门客

孟尝君凭借门客的“鸡鸣狗盗”之技成功逃离秦国,保住了性命。这次经历让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门客的重要性。回到齐国后,他对门客更加厚待,广招天下贤士,门客数量进一步增加。他为门客们提供了优越的生活条件和广阔的发展空间,让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2. 名声变化,引发争议

然而,这一事件也让孟尝君的名声变得更加复杂。一方面,他的勇敢和智慧得到了人们的赞赏。他在困境中能够冷静应对,借助门客的力量化险为夷,展现了非凡的领导才能。他的果断决策和临危不惧的精神,成为了人们传颂的佳话。另一方面,也有人对他借助这种不太光彩的手段脱险提出质疑。他们认为,孟尝君作为齐国的贵族,应该以更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