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古墓的守护者(3 / 4)

奇:“道家智慧?你有何见解,我们愿意一听。”

李明山:“道家讲究顺应自然,无为而治。修行之道,不应局限于一隅,而应开阔视野,汲取天地之精华,与宇宙万物共鸣。”

悲王沉思片刻:“顺应自然,无为而治...这确实是我们未曾深思的境界。你的见解,或许能为我们带来新的启示。”

李明山诚恳地:“我手中的五雷令牌,是师姑对我的信任与期望。我愿以此作为我们交流的媒介,共同探索修行的更高境界。它不仅是一份信任,也是一份力量的象征。我愿以此作为我们交流的桥梁,共同探索修行的更高境界。”

清风鬼仙缓缓飘在李明山前方两米的位置:“你何不用五雷令牌和我们打一场,看看谁的本领强?”

李明山:“这五雷令牌是千年之宝藏,是千年前祖师爷爷传承下来的,我拿出来代表我的诚意,希望以真诚相待。”

清风鬼仙:“你的话语中似乎透露出诚意与智慧。我们愿意倾听你的观点,或许能有所启发。”

李明山微笑回应:“感谢三位仙长的开明,让我们以道会友,共同进步,探索修行的无限可能。”

胭魂仙好奇地:“道家智慧?你有何见解,不妨一说。”

李明山:“道家讲究“道法自然”,修行不应局限于一己之见,而应开放心胸,接纳天地之灵气。而现在你们三位仙长,在阴暗狭小的墓室中修炼灵力,修炼出现瓶颈期,而自然讲究天之灵,地之气。”

悲王沉思:“道法自然”,这确实是我们未曾深思的境界。”

第四节:金光咒

李明山带着敬意:三位仙长,我李明山今日来此,是想与诸位探讨金光咒的奥秘。道家修炼,讲究内外兼修,金光咒便是其中的一种体现。

清风鬼仙微微一笑:“李明山,你有何见解,尽管道来。我们虽闭门多年,但对于道家修炼,仍存有几分好奇。”

李明山:“金光咒中的“天地玄宗,万炁本根”,讲述的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和道的根基。修炼者需体悟这天地间的玄妙,方能触及道的真谛。”

清风鬼仙点头:“此言甚是,道的本源,确是修炼的起点。那么,你又如何理解“广修万劫,证吾神通”呢?”

李明山:“这一句,我理解为修炼者需经历无数的劫难和磨练,通过不断的修行和实践,最终证得超凡的神通。”

清风鬼仙眼中闪过一丝光芒:“经历劫难,证得神通,这与我当年读书时所理解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颇有相似之处。”

李明山:“正是如此,修炼与学习,都是一个不断积累和实践的过程。而“三界内外,唯道独尊”,则是强调道的至高无上,无论在哪个世界,道都是至高的原则。”

清风鬼仙沉思:“道的至高无上,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观点。那么,“体有金光,覆映吾身”又作何解?”

李明山:“这一句,我理解为修炼者通过内功的修炼,使得身体周围散发出一种金光,这是内功深厚的象征,也是修炼者与道合一的表现。”

清风鬼仙点头称赞:“你的解释深入浅出,让我对金光咒有了更深的理解。那么,“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包罗天地,养育众生”又如何解释?”

李明山:“这一句,我理解为道的无形无象,却又无所不包,无所不在。修炼者需超越感官的局限,以心灵去感受和体悟道的存在。”

清风鬼仙微笑:“你的见解让我受益匪浅。看来,闭门造车确实有其局限,与外界交流,确实能开阔视野。”

李明山微笑回应:“仙长,您的智慧和悟性,让我深感敬佩。天地玄宗,万炁本根,这是我们道家修炼的根本,追求与自然万物的和谐统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