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神秘的梵仙山(2 / 4)
了一位身穿道袍的道友,正站在门口等候。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敬意。“福生无量天尊。娄山关,几日不见听说你喜事连连。”林海玉微笑着迎接他们。
娄山关:“道长赐福,福生无量,愿道长法轮常转。这位是林道长,感谢的好朋友迎接。你对五台山的一切都很熟悉,明天就麻烦你带领我们游览风景如画的圣地五台山。”
林海玉道长微笑:“各位道友,随我来。欢迎各位来到这个宁静的地方,这里是我们五台山梵仙山的一处隐秘居所,远离尘世的纷扰,希望你们能在这里找到内心的宁静。”
尹小雪环顾四周,赞叹道:“这里真是太美了,山风和松涛的声音让人心旷神怡,感觉整个人都放松下来了。”
林海玉道长点头:“是的,这里的自然环境是五台山的恩赐,也是我们修行的一部分。现在,让我们先享用一顿简单的素食,补充一下旅途的疲惫吧。”
他们围坐在一张木桌旁,桌上摆满了五台山特色的素食,如豆腐、蘑菇和新鲜的蔬菜,简单却充满了自然的味道。
闫静雅品尝着食物,满足地说:“这素食真是太美味了,每一口都能感受到五台山的清新。”
林海玉道长笑着:“感谢你的赞赏。我们这里的食材都是取自自然,没有污染,所以味道特别鲜美。吃完后,我们可以到茶炉旁坐坐。”
饭后,他们移步到茶炉旁,火光映照着每个人的脸,温暖而舒适。
李明山好奇地问:“林道长,您能给我们讲讲五台山的传说和历史吗?我对这里的故事特别感兴趣。”
林海玉道长点头,开始讲述:“当然可以。五台山,自古以来就是佛教圣地,有着许多传奇故事。比如,相传文殊菩萨曾在这里显灵,为众生指点迷津。而梵仙山是五台山唯一一个道教圣地。”
娄山关也认真点头赞叹:“有劳林道长。”
林道长继续讲述:“梵仙山是一座历史悠久且富有神秘色彩的山峰,位于中国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境内,是五台山五大主峰之一,也是文殊师利菩萨的道场。梵仙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但真正兴盛起来是在唐代,那时是中国佛教的黄金时代。
梵仙山原本是道家场所,后来受到佛教文化的影响,逐步演变成佛道共融的寺庙。这种独特的文化融合使其成为五台山唯一一座佛道相融的寺庙。
据《清凉山志》记载,五台山在汉明帝之前,是道家的名山,后来改为佛教圣地,道士们礼敬皈依,以僧人面目相居,佛道共处一山。
山顶有座名为灵应寺的寺庙,始建于宋代,明代重修,现存清代建筑,红墙黄瓦,与佛教寺庙别无二致。
灵应寺占地面积1092平方米,坐西面东,北为正殿,二层,上层3间,供送子观音和善财童子、龙女,还有石刻带箭文殊菩萨。
民间传说与信仰:梵仙山供奉着由千年狐狸修炼而成的大仙,这些大仙据说非常灵验,享有盛名。
梵仙山流传着许多关于狐仙的传说,这些传说为寺庙增添了神秘色彩,吸引了大量信众前来朝拜和祈福。
梵仙山的“禄马”大会,也极受信众喜爱。寺院东南有一角门,名曰南天门。历史上,佛教信徒及道家方士都要恭迎梵仙山南天门的“禄马”大会,放飞禄马,以测吉凶,化险为夷,祈福增慧。梵仙山以其丰富的佛教文化、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传奇的传说故事,成为了中国佛教文化的宝贵遗产。
闫静雅听得入迷:“哇,那一定是个很多神奇的故事。听着就非常壮观。这里的每一块石头,每一棵树,都似乎有着它们自己的故事。“
林海玉道长微笑:“正是如此。五台山的每一寸土地都充满了灵性。希望你们在这里的停留,能够给你们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