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六五章 暹罗使团(2 / 3)
原来华族还非常重视俘虏,因为俘虏可以用来在南方的热带地区修路。
但是现在,在南洋呆了这么长时间之后,阿福发现,只要你愿意抓,这里根本就不缺少干活的俘虏。
看似蛮荒的南洋诸岛,其实生活的人口还是很多的。没办法,这里的物产实在是太丰富了。
在相对落后的社会群体中,通常情况下决定人口数量的就是当地的资源产出。更具体1些就是当地人能够获得的食物多少。
只要有足够的食物,人口通常情况下就能够持续增加。
就像是现在的华夏,有将近5亿人口,历朝历代,哪怕是汉唐之鼎盛都没有达到。
原因只是因为红薯土豆玉米等高产作物传入了华夏。
在华族控制的福建和两广地区,是这几种作物最早传入的地方。
传说红薯是福建省福州府长乐县人陈振龙传入中国。
此人年未2十中秀才,后乡试不第,遂弃儒从商,到吕宋岛经商。后来见当地种有朱薯,耐旱易活,生熟都可食,有“6益8利,功同5谷”。
便不顾西班牙政府不许朱薯出口的禁令将薯藤绞入吸水绳中,渡海带回福州培植。
为了此事,董良专门在轩辕庙的功德碑林中为其立传纪念。
现在的华族百姓1般都是在承包田中种植稻米等主粮,而在那些位于山坡上的旱地自留田中种植红薯、玉米、土豆等外来作物。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样极大地丰富了华族百姓的主粮结构,也增强了他们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
阿福让军队简单修整1下就直接杀向了坤甸。
他们是乘坐运输船走的海路,由4艘巡防舰护航。
荷兰海军的主力与华族海军的主力现在不知动向,不过阿福对郭有有信心,或者说他对董良有信心。
两个高手出去决斗了,阿福相信回来的1定会是华族海军。
阿福并没有去救援距离自己更近的东万律,而是直接去了坤甸。刘威对此不解。阿福给的解释是坤甸还有大量的荷土联军运兵船,只要拿下了那里,就可以截断这些荷土联军的退路。
刘威似乎想到了什么,没有继续问下去。华族军队的强大,他已经见识到了,现在他只能听从华族的指挥。
更何况,董兴福等人对他已经算是比较客气的了。黄卫更是暗示他战后将会把兰芳国剩下的军队都交给他来指挥。
……
福州城,元首府。
董良给自己放了1天的假,永州和赣州两条战线的准备工作已经基本上完成。
在赣州有两万赣州支队步兵,还有赣江水师的数十艘炮艇,等到战斗打响之后,林岳还会率领第十1、十2两个支队从东面杀入的江西广信府、抚州府,然后与赣州纵队在南昌会师。入赣的总兵力在3万人左右。
在永州,副总参谋长赵烈文的手中有4个支队,还有广西支队,总兵力也有两万人,董良还从广东抽调了1些地方守备队过去。为赵烈文凑足了3万兵马。
此时的湘军加在1起也就8千多人,湖南的绿营总共也没有两万人。而且很多兵马此时都在湖北、江西与太平军作战。
在兵力上华族有着绝对的优势,再加上武器上的优势,董良有绝对的把握取得两个战场的胜利。
现在唯1的问题就是这两个战线都能够打到什么地方。
华族的战略目标不局限于江西和湖南2省。
“良臣,你这里要继续做好粮食的储备。我们的新占领区,要想稳定下来,还是要靠粮食。”
董良正在书房中与刘峰良交谈,他现在是户部总长,华族的财相。
刘峰良的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