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〇六章 平静的交锋(2 / 3)
就比如董良对安南动手,那是因为藩属国的权臣谋反,华族作为宗主国去拯救藩属国君王。
这就是大义名分,因此,你看护卫军打进了安南之后,除了张家的嫡系人马之外,大部分的安南地方都是不战而降。
在宗主国强大的时候,连那些藩属国的百姓都会对宗主国产生认同感。
现在安南的国王去华族疗养看病了,董良就能够直接任命一个总督来代为管理安南的事务,实际上将安南纳入华族的直接管辖。
哪怕是华族现在将安南又进行了分割,将南圻给分离出去,也没有人站出来造反。
这就是道义的作用,也就是前面所说的祀与戎中的祀。
当然了,暹罗毕竟还是一个国家,国家之间的交往只可能是利益交往,哪怕是婚姻也只是利益交换的一部分。
董良可不是诗琳娜那样的小姑娘,会去对婚姻进行不切实际的幻想。
他从始至终考虑的都是这其中的利益关系。
从古至今,中原王朝都不乏联姻的案例,其中有成功的,有赔了夫人又折兵的。
汉族王朝皇帝很少会娶异族的女子,只会将公主给嫁出去。
他们的逻辑是,汉家的皇帝娶了异族女子,将来生了孩子做了皇帝,那么我的血统就乱了。
而将自己的公主送出去,则能够将那些蛮夷的血统向中原拉近。
因为在草原部族,首领很少会教导子女。
继续阅读
那些由和亲公主教导出来的子女必然会对中原感到亲近。
董良没有公主拿出去和亲,他也不会这么做。
但是他却可以娶外族的女子。
这是他对中华文化的自信,也是华族的大民族战略决定的。
因为从此时开始,世界上的民族主义渐渐开始抬头。
北德意志就是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在未来的几十年时间形成了德意志帝国。
东方也不可避免受到这种思潮的影响,因此董良创立了华族,将东方各族整合成一个民族。
按照以前的概念,董良娶的是异族女子。
但是从华族的角度来看,不管是尚云,还是诗琳娜都是华族。
当然了,诗琳娜是不是华族,今天还需要谈。
面谈的地点放在一间小厅。
小厅中提前点了上等的龙涎香,很多小乘教的装饰物,让这里看起来像是一座佛堂。
董良进入房间顿时感到神清气爽。
南洋这里盛产香料,暹罗信佛,燃香的制作技术非常发达。
“参见元首。”
拉玛四世本就跪坐在地上,这个时候顺势俯身行礼,暹罗人是不会起身然后再行礼,在上位者面前站起来也是不礼貌的行为。
“国主免礼。”
董良面带微笑,卸下了刚才在大庭广众之下的威严。
郑明不会汉语,由国相苏莫在一旁翻译。
董良则由李俊良帮自己翻译。
另外外交部的郑德也跟在后面,剩下的就是几名侍从室的官员,其中有两人是穿着便装的侍卫。
这两位都是好手,可以以一当十的那种,精通格斗与枪械的使用,都是从特战队中层层选拔出来的。
董良坐到了上首的一个蒲团上。
暹罗这里的人喜欢习席地而坐,这也是华族传统的做法。
“元首,您能够来暹罗,是我们暹罗人的荣幸。”
拉玛四世并没有说娶亲的事情,因为董良这次主要是访问,娶亲只是顺带而为。
如果说董良是专门来娶亲的,那么于理不合。
天朝上国的皇帝纳一位妃子,还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