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九章《封神:妖乱国殇》(2 / 3)

看吧,别泄露出去就行。”

两人就靠在沙发上看起了剧本,三部曲层次分明,既保持了故事的连贯,也有了独立性,每一部单独都是一个完整的剧情,而不是硬生生从中间砍了两刀,那样太违和了。

第一部暂定的片名是《妖乱国殇》,从妖妃入朝歌开始,到姬昌大儿子伯邑考身死,姬昌逃回西岐结束。

这个片名还是和众多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商议过后才确定的。

那些专家为电影帮了大忙了,所有的服装、道具、布景可以说都是他们给出的参考意见,哪怕吃饭的器皿,都力求真实。

不过做研究的,也死板,按他们说的那得拍成纪录片。

甚至连妲己身世的,伯邑考要不要改作姬考等等都要提意见。

伯邑考姓姬名考,伯指的是老大的意思,就和东伯侯、西伯侯、南伯候、东伯侯这四大伯候一样,分别是东西南北各镇诸侯的老大,所以带了个伯字。

姬发是老二,可以叫仲发。

管叔鲜、蔡叔度、成叔武这些姬发的弟弟取名都差不多,第一个字是代表封地,叔是弟弟,最后一个字才是名字。

所以周叔旦(周公旦)也叫姬旦。

哭倒长城的孟姜女指的就是姜家大女儿,孟指兄弟姐妹中的老大。

至于“邑”指代什么,那些历史学家自己都没有个共识。

伯邑考还是叫伯邑考,毕竟要按照观众的认知,姬考喊着就不顺耳。

还有各个角色之间的称呼,也都在普通观众能理解的范围内尽量符合事实。

要不然不同的角色喊一个人用了不同的称呼,那把观众都搞迷糊了,总不能打一行字幕解释吧。

那群人可不好哄,不过一切都有制片人和导演在,唐安也不用操心。

整个团队都是国内顶级的,大大小小十多名擅长各种业务的专业制片人,足够把这部戏给把控好。

唐安也就看了一下大概的剧情,细节方面取决于吴尔善脑子里究竟是怎么想的。

毕竟写出来的东西和脑袋里的东西不可能一样,正故事框架没有问题就行。

角色的人设,各个角色的戏份和侧重,这次是重点。

毕竟人物太多了,处理不好的话剧情就会出问题。

还有角色的设定也关乎道演员的选角,这么复杂的一部大片,不可能因为迁就演员而更改人设,那目前的人设基本就确定了演员的特点。

比如姜子牙的外形,壮年、中年还是老年。

要是换了四五年之后,换个导演,估计全都是年轻的演员,好好的古典神话给拍成古装偶像剧了。

那就真是灾难了。

不过吴尔善肯定不可能会那样做。

看完之后,唐安揉了揉脑袋,放下剧本喝了口水。

楊宓也把剧本大概看了一遍,而后抱着唐安的胳膊,略带讨好地说道,“安哥,你看我演妲己怎么样?”

唐安有些无语地摇摇头,“得了吧,外形就不合适。”

“怎么不合适了。”

楊宓嘟嚷着道,“妲己要妖媚而不失纯真,我化妆也可以啊,而且古装扮相不差吧。”

“就算按描述还说的过去,但是符合这个特点的演员也有很多种类型,妲己还是算了吧。”

唐安又笑道,“要不你到时候去试镜看看,选谁是吴尔善的事。”

楊宓撇了撇嘴,“吴导还不是听你的。”

唐安道,“这是他的片子,我不会干涉,他选什么演员我也不会干预。”

这方面唐安还是相信吴尔善的,而且这么大个制作,吴尔善也会慎之又慎,毕竟这可以说是关系到他的前途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