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许都见奸雄(1 / 2)

? 冬日渐去,春回大地。.p> 曹操回师之时,正值春耕,许都郊野,尽是军民屯垦之景。

“文若,去岁收支如何?”

曹操与着几个谋士,行于田亩之边,随口谈着军政大事。

“依明公屯田之法,许都军粮已可自给,只是大军出征之时,仅凭一地之屯粮,难以长久!”

荀彧立于一侧,大致介绍着具体的情况。

“屯田之法甚善,不可怠慢!”

曹操沉吟良久,一句话算是为以后的发展定了方向。

“主公,如今吕布已定,我军余患仅剩三家,其中荆襄刘表,守成有余进取不足,无需担忧可宛城张绣与江东孙策,皆不可轻视啊!”

说话的人身长尺有余,长髯美须,一派浩然之状。

“仲德此言有理,此事须得从长计议才是!”曹操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众人正要归去,忽见身旁一人喟然长叹,一脸唏嘘之状。

“奉孝,你又在这耍什么滑头?”曹操见了那人,满面笑意,打趣言笑道。

“主公,仲德所言,不过一言可解,我军唯一忧者,仅有刘备一人而已!”

“刘备?”曹操呢喃两句,脸色瞬间凝重起来。

荀彧见此,也道:“刘备此人,身旁有关张此等猛将,又依仗皇叔大义,如不除去,迟早是明公一大威胁!”

“也罢,我寻个机会,试探一下此人!”曹操显然对这两位谋士的意见很看重。.p> 视察完春耕,曹操便回到丞相府内。

行至内堂,忽见凉亭之内书声琅琅,几个少年正手持书卷,昂首诵读。

曹操见此,心中一动,快步行到亭前,对着几个少年道:“子桓子健,你二人在读什么书啊?”

年长的少年当即端正身形,躬身行礼道:“父亲,我们在诵读千字文!”

“千字文?”曹操脸上生出一股疑色,不解道:“吾饱读诗书,还未闻此书,莫非是近作?”

“正是!”那年幼的少年放下竹简,笑道:“此文平白易学,且涵盖较多,虽无什么深刻言论,却极为适合我等少年学习!”

见少年如此说,曹操也来了兴趣,拿过竹简,慢慢看了起来。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曹操一一诵读良久,方才放下竹简,叹息道:“作此文者,大才也,虽不过千字,却涵盖诸多学问,日后儿童,依此书,可事半功倍矣!”

他本就唯才是举,深知教育对于孩童的重要,念及此处,他当即有了一番心思。

“子健,此文是何人作的?”曹操正色道。

“父亲,是许都城外一介寒士所作,其人颇为心善,常在郊野教授平民子弟!”

“也罢,你二人继续研读!”

曹操说完,提起一本竹简,便离开了此处。

“子健,你没了竹简,不若用我的吧!”年长少年笑着递过竹简。

“此文我已背熟,何须再用书简?”年幼少年瞅着竹简,一脸傲然。

回到书房,曹操便道:“来人,将此书作者叫来见我!”

不过片刻,杨殊便等到来召见自己的人,他也不纠结,径直随他去了丞相府。

“丞相,此人已至!”侍者朗声道。

“嗯,你先下去吧!”曹操随口一言,放下竹简,抬头看起眼前之人。

曹操在打量杨殊的同时,杨殊也在打量曹操。

入眼是个颇为黝黑的胖子,双目之中隐隐有着些许亮光,言谈举止之间,有一股别样的气派。

“你便是千字文的作者?”曹操放下竹简,走到桌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