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气长 第一百四十四章 渡人(2 / 3)
是正道,很是奇妙,但又理所当然。
毕竟这是老僧的童趣之心。
老僧笑着问道:“既然你每天都会有这么多麻烦事,那为何不想着去推辞呢,大雷音寺中人人平等,并不是非要你做这些不可,你为何要来做?”
大雷音寺是佛教祖地,异常宏大,在天下佛教中人看来,是一处朝思暮想而求之不得的圣地,在其中可以无忧无虑,这是众多佛教中的一贯的心念,但在小和尚身上,却见不到分毫无忧无虑,有的只是为每日琐事而操心,这很不寻常。
小和尚沉默片刻,方才低声诉苦道:“寺庙中的师兄每日的功课都很多,不仅要诵经还要修行,没有时间来做这些琐事,于是我就来做,其实也不是厌烦,这么多年来早就已经习惯了,更何况大师傅也是做这个的,大师傅很沉闷,做完事情什么都不说,只是默默的去前院看菩萨,但我知道他心里不大乐意,这么大的雷音寺,只有我们几人打扫,很不好的,本来应该埋在心里,但我觉得应该跟人说一说。”
老僧默默听完小和尚的絮絮叨叨,神色一如既往带着笑意,只是相比之前,这笑意就有了不同,但到底是何种不同,没人说的清楚,猜的明白,或许只有自身知晓。
老僧走过前去,在小和尚愕然中拍了拍他的脑袋,没有说话。
再然后,老僧便在小和尚目送之下离开了,走得很稳当。
小和尚很是疑惑,挠了挠头,转过身,总觉得自己忘了一件事,直到看见那条扫帚时才想起,他还要去扫地。
刚才浪费了好大一通时间,不知道还来不来得及。
小和尚拿起扫帚,开始扫聚落在地上的菩提叶。
但他不知道的一件事是,他的头上有一道佛印若隐若现,放着淡淡金光,在菩提树的金光照耀之下,愈发凝实。
不知从何时起,他手中扫帚挥动速度愈加快,平日里要花费好大一番功夫才能扫去的落叶,现在居然还是轻松就清开一大片,省下很长一段时间,只不过他浑然不觉,只是觉得要快一点,再快一点,等到停下扫帚时,便陷入了一种玄之又玄的境界,通体开始散发着淡淡金光,原本甚是明亮的菩提树光亮,一时间都被掩盖下去。
好像是不敢和其争光。
——
陈问离开晋国之后,并没有很快回儒教学府,而是在人界行走,他自从踏入修行之道以来,便一直在大周天下呆着,从未离开过,其实也寻常,在这天地之间,就算是修士,也大多都是在自家地方呆着,很少有人离开。
毕竟路上危机不断,万一不清不楚就死去,那就很不值得。
但陈问艺高人胆大,自然不会惧怕危机,在这天地之间能杀他的或许有,但真的不多。
圣人一步,踏出便是千里。
在正午时分,这位圣人在谁也不知道情况下,来到了庆元国都,并未有去酒馆客栈吃饭,而是寻了一个学堂,本来那里的先生是不愿意他来,说到底还是为了米粮,但和他讲过一番学问之后便对他心悦诚服,若不是年龄已大,说不定还要跪下来拜师。
可见这位圣人学问之大。
学堂环境算不了多好,同样也不大,很是简陋,稍微享过一些福的便会觉得坐不下,但陈问并没有流露出丝毫不适。
反而是有些怀念,当时他的求学之道,也是从一处破落学堂开始,本来是想着以后去做个大官,再也不受穷苦日子,世人常说习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说的就是如此,但世事难料,谁能想到一个乡下孩童,竟然能跨入修行之门,并且能一步步修行到现在这个境界,被人尊称一声陈圣,恐怕在当时谁也没有料到,或许就连收陈问做学生的那个老夫子也没料到自己一时惜才,竟然惜出个圣人来。
若是传出去,不失为一则美谈。
只是陈问的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