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 回来了,全都回来了(4 / 5)

14分。

就14分,总有办法得到的。

就此,三个人为了“碾压李峥,确定绝对地位”,为了“与林逾静战争更多胜利”,为了“证明自己”。

同时,展开了紧张的答题。

一时之间,办公室里只剩下了揉纸的声音。

陶菲菲对此并不关心,这便打水续茶去了。

办公室内,李峥毫不犹豫地开启了思维加速。

112倍速。

解封!

【第一题】

【在太阳内部存在两个主要的核聚变反应过程碳循环和质子-质子循环。】

刚读到这里。

李峥就感觉不太对……

不应该是小人推车,小球浮水,弹簧使劲一类的问题么……

咋一上来就玩核聚变了……

【其中,碳循环是贝蒂在1938年提出的,碳循环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图中p、+e和en分别表示质子、正电子和电子型中微子】

李峥逐渐慌乱起来,顺便看图。

那是一张由碳-12,氮-13,未知物y,氮-14,未知物x,氮-15,六种物质组成的环状循环图,首尾相连,解释了太阳内部的碳循环过程。

其间,每个步骤伴随着质子、电子以及中微子的进出。

明明是物理过程。

李峥却品出了化学成环的味道。

他吓得晃了晃脑袋。

不好,化学中毒太深了。

gtd周成环。

将周成环的笑脸挥去后,他继续审题。

越审越慌。

题面最后已经变成了这种东西——

【已知+e、p和he核的质量分别为0511 v/c2、10078 u和40026 u(1u≈931494 v/c2)】

【(1)写出x与y代表的核素。】

【(2)写出一个碳循环中,所有的核反应方程式】

【(3)计算完成一个碳循环过程,释放的能量】

审题结束的李峥,难免有些呆滞。

这真的是高中生该探讨的问题么?

物竞预赛题和复赛题之间的跨度,也太恐怖了吧?

稳住,稳住。

虽然这种题型从没见过。

但既然处在这里,凭借自己现在的物理知识应该是有解的。

仔细看图……

虽然恐怖,但其过程无非是质子、电子和中微子的进出。

每种物质,无非也是由这些东西组成的。

想到这些,李峥曾经苦啃的无数化学知识也冒了出来,尤其是《物理化学》部分。

只要根据步骤,推算出x与y的质子、电子和中微子情况,即可进行元素推断。

顺着图示循环,李峥首先看到了y,y在加入一个质子后,变成了氮-14。

氮-14是由7个质子和7个中子组成的,也就是说,y比氮-14少一个质子。

也就是说y的质子数为6。

到这里,瞬间变成了初中化学。

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种类,质子数6对应的只能是碳了。

此外,除了6个质子外,y还有7个中子。

因此,y=碳-13。

做到这里,李峥连眼儿都没瞪。

呵!

也只是看起来比较可怕罢了。

稳住去做,手到擒来么。

顺着这个方法,他也轻松得出了x为氧-15。

第一问迎刃而解,洞悉了整个碳循环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