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那场大变(2 / 5)

情报所那边查过没问题,就依他们能力,分配到各堂各所作书办,现民政多堂已基本可以运作。

这些能写会算的人补充入庄内,也使教习的教师更多,让庄内原本还兼职教书的杨大臣,严德政,张松涛等人更轻松,有更多精力专注本职之事。

然后这段时间,吏务堂又为户务堂、工务堂招齐了人手,合计招募耕田队、路工队、水利队、营缮队共一千人,这一片村寨已经没余下多少了青壮。

只是最近流民来到,虽然人员安置好说,男的补充入各类工队,女的缝补浆洗,但突然增加这些人,恐怕会超出预算。

按正月初四日议定的一年规划,库存的万石粮,十万两银,其实都有预算用处,超出的这些人,钱粮从何而来是个问题。

目前庄内除了夏时可能会有几千石高梁的收入,就暂时没有别的收入了。

以后流民会来多少也是个问题。

所以谈起这事,齐友信等人有些忧虑。

当然忧虑也有限,各人对杨河都有信心,认为杨相公肯定会想办法解决的。

便如逃难路上,一无所有,慢慢积蓄粮米银两,总是有吃有喝的,到达新安庄后,银子粮米,更是几万两,几千石的缴获。所以钱粮的问题说在意,杨河这些属下其实很不在意。

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这高个子就是杨相公了。

……

依那日议定,杨大臣、韩大侠、张出恭等人也各自拟定了堂下规划,经过这段时间的忙活,都拿出了章程报表。

他们交上来杨河细看,现兵务堂大致部门完善,分武选房、军需所、操备所、规划所、司务所五所,内副总管罗显爵兼任规划所主管,副总管杨千总兼任武选房主管,掷弹队队长崔禄兼任司务所主管。

还有张出逊任军需所主管,胡就义任操备所主管不变。

看着这份规划书,杨河微微一笑,他知道韩大侠、罗显爵现在会写点字,但都写得歪歪扭扭,不忍卒读,这份文书字体浑厚,颇见功力,显然是堂下哪个书办所为。

杨河翻开看了看,里面有一年兵务堂军官士卒招募、训练、考核等种种计划,然后还有各类粮饷,军服,器械所需的预算。

按杨河设定的三千人来算,崇祯十五年的武器装备,军士粮饷,就要白银约六万两,粮米一万石。

杨河叹了口气,军费开支太大了,但这又属于必要的支出。

他翻看着,他现在记忆力出众,过目不忘,翻一翻,整份文书内容都可以记在心上。

整体规划在杨河看来还颇为嫩稚,很多地方荒诞无稽,充满演义想象,杨河不置可否,他知道韩大侠等人已经使出吃奶的力气,各方面得让他们慢慢提高。

反正他的规划总所还要细审,押后再说,他看内中的武器产量,到正月现在,新安铳的产量又有一百杆,加上腊月打制的新安铳一百二十杆,总计标准新安铳二百二十杆。

二百铳兵,已经可以部装备标准后膛新安铳,然后余下的一百二十杆前后膛枪,可以训练,可以装备。

新安庄现人口虽不多,但却是他的根本,里面的妇孺老弱也要武装起来。

庄内铁匠还开始分组,分火器坊,兵器坊。

牛金锭父子已调到兵器坊,这对父子算是有家传手艺,尤其善造刀剑,还有郁有铁两个徒弟铁墩铁锤,张出恭与张出敬二人同往,准备开始打制铁甲。

还不怎么影响新安铳打制,每月百杆的产量还是有的,因为李天南弟弟李天西,妹妹李竹娘考核后都是摇柄的理想人选,都获得了中级技工的待遇。

还有意外之喜,或许出身铁匠家族,郁铁匠孙女郁剪刀,在淬火上颇有天赋能力,杨河自然没有是否使用女人的忌讳,郁剪刀同样获得中级技工的待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