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那场大变(3 / 5)

武器生产总体让杨河满意,不过翻到一处,他还是皱了皱眉。

指着器械那栏,杨河说道“老韩,马队的武器,除了冷兵,也要考虑到火器。他们的甲胄,铁甲太沉重,但可以用棉甲,这些规划上都要体现出来。还有,初四的时候我说新安铳一年的产量要到两千杆,铁甲要到五百副,你这边计划只有一千三百杆,铁甲二百一十副,你是怎么搞的嘛。”

韩大侠急忙跑过去看,他认真道“相公,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庄内的铁匠就这么几个,他们要造铳,又要打制铁甲,怎么可能会高?您说的产量是不切实际。还有马队,也就哨探队十个人,不是用刀,就是用弓箭,哪有马上用火器的,想招来贼寇吗?”

杨河一下靠到狼皮大椅上,看着眼前这认真的中年男人,他无语,韩大侠脾气比廉方正好一点,但一样很难让人忍受,这样跟上司说话,怪不得他以前小头目的官当不下去。

齐友信不断冲韩大侠使眼色,抽风似的咳嗽,他知道老韩这人脾气,在某方面有着天然的短板,但这样说话……

杨大臣怒道“老韩,怎么跟相公说话的,你找打是吧?”

韩大侠仍然梗着脖子道“属下说错了吗,就是不切实际……还有,相公去睢宁时说会将那边三户铁匠招来,他们去哪了?没有铁匠,属下又如何做事?依着庄中情况,某细细算过,才可以达到这样的产量……相公,这点我要劝谏你,要脚踏实地!”

杨河端起茶盏喝了口茶,去睢宁前他打探到那边有三户铁匠,本来想招募过来,然去县衙工房一问,才知道这三户铁匠只在纸面上,人早就不知道去哪里了。

这段时间虽庄内又有工匠来投,但却没有铁匠,特别有打制盔甲火器能力的铁匠。

这时代铁匠师傅一向少,地位也算高,便是西方中世纪的农奴制度中,铁匠,特别是铠甲师傅,都是能够与牧师平起平坐的上等平民,非常受到尊敬。

招募铁匠不容易,但没有铁匠,他庄中武器装备就成问题了。

现连同张出恭兄弟,他新安庄铁匠只有五户,郁铁匠与他儿子郁有铁,两个徒弟,他孙女。李铁匠与他儿子李有钢,铁匠牛金锭与他儿子牛小栓,最后李天南兄妹十五个人。

这些人技艺有高有低,张出恭等人还有诸多职务杂事,要造铳,要打制盔甲,确实忙不过来。

他看着韩大侠,懒收巾内的头发有若鸡窝,还梗着脖子看着自己,他无语的挥手“要未雨绸缪,眼界要宽广……唉,让你算上去就算上去,工匠方面,我自然会想办法。”

他提高声音“这是命令!”

韩大侠条件反射道“属下遵命。”

杨河扶了扶额,这家伙,执行命令还是很坚决的,只是他这性格脾气,他以前上司恐怕等不到下命令,就怒不可遏的将他赶跑了。

张出恭这时道“相公,铁匠不足,庄子想要发展,确实难了。不说铁甲打制不易,就是棉甲,制造一样耗时。”

杨河叹了口气,是啊,精良的鳞甲防护力强,但打制是非常不容易的,宋时就有官员禀报,言打造步人弓箭手铁甲,一年以三百日为期,两日一副,共打造一百五十副了毕,计用皮铁匠一万八千工,钱五千二百余贯。

此时一人劳动一天,谓之一工,三百天打造铁甲一百五十副,用一万八千工,那就是六十个皮铁匠。

六十个熟练皮铁匠的速度是两天一副铁甲,可见这时盔甲制造之慢。

当然,宋甲一向沉重,步人甲共有甲片1825枚,总重量29公斤,长枪手铠甲更重35公斤,弓箭手也有33公斤,明甲就轻多了,一般现在最精甲胄只有三十斤,头盔两斤多。

大将的甲片更约只有千片,士兵的不到千片,宋时还是用皮革作衬里,明时是用纳布,多少轻松轻便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